E X P

关于 R 的消息

超能课堂(331):E核IPC相当于13代P核?! Lunar Lake处理器深度解析

英特尔在台北电脑展上公布了Lunar Lake处理器的架构与技术细节,它是一款针对轻薄笔记本设计的,侧重于低功耗、高效能、高效率和看重AI性能的处理器。这款处理器将会在今年第三季度正式发布,届时才会公布具体性能表现,它将会与计划在第四季度发布的Arrow Lake处理器一同组成酷睿Ultra 200系列处理器的产品线。

超能课堂(327):何为酷睿Ultra?新一代Meteor Lake架构详解

两年前推出的Alder Lake处理器可以说是英特尔的一次重大的技术革新,这是混合架构x86处理器首次大规模推向消费市场,它和它的后继者Raptor Lake可以说是相当成功的产品,也为后续产品打下基础。年末推出的Meteor Lake架构酷睿Ultra是英特尔今年最重磅的产品,它采用分离式模块架构,由四个独立的模块组成,并通过Foveros 3D封装技术连接,其计算模块首次采用Intel 4制程工艺打造,使Meteor Lake成为英特尔史上能效最高的客户端平台。

超能课堂(321):2个8pin转接的12VHPWR接口能提供600W供电吗?

目前已经发售的GeForce RTX 4090,无论是NVIDIA的FE版还是显卡AIC厂商的非公版产品,都会标配一条4个PCI-E 8pin接口转1个12VHPWR接口的转接线,让不具备12VHPWR接口的电源也能为GeForce RTX 4090显卡进行供电。而这根转接线的设计也很简单,既然单个12VHPWR接口最大功率可以达到600W,那么用4个150W功率的PCI-E 8pin接口转接出来自然就够了,这个想必大家都不难理解。

超能课堂(285):革命性的x86处理器, Alder Lake深度解析

在年初的CES上,Intel所说的Tiger Lake-H移动高性能处理器以及Rocket Lake-S桌面处理器均已推出,目前第11代酷睿处理器已经全部布局完毕。同时在会上也宣布了今年会推出第12代酷睿处理器Alder Lake,这款处理器可以说是近年来x86处理器的一次大变革,是首次大规模在主流市场上应用混合x86架构,其实在2019年Intel已经在Lakefield处理器上试验过这种类似ARM big.LITTLE的异构计算架构,而现在正是那次试验修成正果之时。

超能课堂(279):从FireGL到Radeon Pro,ATI-AMD专业显卡20年沉浮

在《超能课堂(268):Quadro品牌二十年,从诞生到消失》里,我们讲述了英伟达旗下专业图形品牌Quadro的发展历程,以及与GeForce显卡之间的区别。随时代发展、技术进步和用户需求的变化,英伟达也改变了市场策略,以适应新的市场形势,Quadro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

超能课堂(274):为什么说Armv9架构将会全面挑战x86?

近十年来,Arm整个生态体系有了飞速的发展。这得益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Arm的存在。事实上更大的变革来自其他方面,比如桌面平台、服务器和超算领域。更接近于人们认知的是苹果推出了首款自研芯片M1,从自己产品线吹响了取代英特尔芯片的号角,无论对于苹果还是Arm生态系统,这都是一个划时代的产品。x86已经主宰了计算机行业多年,随着Arm的崛起,接下来的将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挑战。

超能课堂(268):Quadro品牌二十年,从诞生到消失

Quadro作为英伟达旗下的专业图形品牌,其产品适用于运行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计算机生成图像 (CGI)、数字内容创建 (DCC) 应用、科学计算和机器学习的工作站。在GTC 2020技术大会上,英伟达发布了Ampere架构的新一代专业显卡RTX A6000。本来这是很正常的一次更新迭代,但熟悉英伟达专业显卡产品线的用户可能会发现,这次与以往有些许不同,因为没有再使用Quadro品牌了。

超能课堂(250):AMD GPU这10年,从万年GCN到RDNA革命

上一期超能课堂我们在“ZEN3”处理器解禁前曾一起回顾了AMD近10年的CPU发展历史,从“推土机”到锐龙崛起,AMD在CPU领域的成功“翻身”让我们激动不已,但是故事还没结束,AMD在另一个领域“GPU”最近也是有大动作,那就是全新的RX 6000系列显卡,它采用全新的RDNA2架构,在多个方面都有相当可观的提升!在首发评测来临之前,我们就一起回顾一下近10年来,AMD旗舰显卡架构从万年GCN到RDNA革命的那段历史吧。

超能课堂(246):RTX 3080显卡会对机箱内部散热造成怎样的影响?

NVIDIA的GeForce RTX 3080与RTX 3090 FE版显卡都采用了全新设计的散热器,也就是“双轴流推挽式散热器”。这款散热器可以说是融合了外排式涡轮散热器与常规内排式散热器的特性于一身,前后两把风扇的气流方向各有不同,其中前面的风扇可将热量直接排出到机箱外面,而显卡尾端的风扇则是将热量向上抽到机箱的内部,再通过机箱的顶置风扇和后置风扇排到外面。

超能课堂(245):RTX 3080用的GDDR6X显存有什么大不同?

这几天PC业界最火爆的新闻肯定就是NVIDIA发布新一代RTX 30系列显卡,没有之一。新的显卡自然是使用了搭配有一系列新技术的新核心,比如说第二代RT Core啊,第三代Tensor Core啊这些。而对于RTX 3080和RTX 3090这两张高端显卡,它们GPU核心的外部,作为仓库的显存也有很大的变化,具体一点就是从GDDR6升级成了全新的GDDR6X。

超能课堂(238):DDR5内存是怎么做到频率翻倍的?

随着近些年来CPU“核战”愈演愈烈,对内存系统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推高。服务器系统上常见的八通道内存也难以满足当前超多核心处理器的需求。要提高单个核心能够拿到的内存带宽,就必须要继续提高内存系统总的带宽。但现在普及的DDR4已经发展到瓶颈了,我们需要下一代的内存标准来继续推动内存系统的发展。上周,JEDEC组织终于正式公布了DDR5内存标准,作为新一代的DDR内存标准,它应该会顺理成章地被业界接纳成为下一代泛用性的内存标准。我们都知道,DDR内存家族一直是延续发展的,新的一代一般都是在前一代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并且继承很多特性。那么延期多时(JEDEC原本计划在2018年发布DDR5标准)的DDR5与我们目前的DDR4有什么不同之处,它主要改进了哪些地方呢?本文就针对这些问题做出一个综合性的回答。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