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X P

关于 25 的消息

超能课堂(325):为什么说ATX 3.0规格对于中瓦数电源有更重要的意义?

以往新的硬件设计规范往往都需要一段时间才会得到普及,成为主流型设计,然而ATX 3.0电源的推广速度则要比大家预料的快得多,在ATX 3.0设计指南公布的一年内就已经有大量的ATX 3.0电源进入市场。不过如果大家有留意这些新品的话,应该不难发现首发的ATX 3.0电源大都是千瓦或以上级别的高功率产品,而中瓦数级别也就是650W到850W级别的ATX 3.0电源,是在最近才陆续进入市场,而且多数都是“绿叶型”产品,更多地只是补充产品线,而不是市场推广的主力。

超能课堂(259):电脑主机该如何降噪?

当我们组建一台DIY电脑时,不仅要考虑在预算内的配件是否满足性能需求、机箱外观与光效搭配的颜值是否令人满意,同时最终搭建完成主机是否静音,也是很多用户所关注的重点。特别是那些需要在夜间使用电脑进行工作的用户,夜深人静时,主机发出的噪音往往会形成较大的干扰,令人烦躁。

超能课堂(258):一路走来,内存频率是如何增长了百倍?

作为现代计算机的基础,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计算机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组成,其中存储器在现代计算机里面指的就是内存和硬盘。

超能课堂(257):4K@144Hz到底需要多少带宽?

要说这两年在外设产品中,显示器应该算是在性能上进步最大的了,特别是华硕在18年推出的PG27UQ,其3840 x 2160的分辨率、144Hz刷新率的特性在发布的时候也是话题性产品,这个参数打游戏那自然是非常爽,但在连接上,4K、144Hz模式下这款显示器只能使用DP接口,用HDMI的话只能开到4K、120Hz,而且即便是DP接口也是用上了色度抽样和显示流压缩技术之后才做到的,这里面的主要原因就是显示器连接线的带宽被占满,所以不得不作出功能上的取舍。

超能课堂(256):CPU顶盖之变迁

如今台式机CPU我们普遍都不能直接看到芯片的样子,会有一个金属的盖子在上面包裹着,这就是CPU的顶盖。它是有一个正式的名称的,叫做集成散热器(Integrated Heat Spreader),简称IHS,最主要作用是帮助CPU散热的。

超能课堂(255):散热风扇轴承之争,滑动轴承如何登上王座?

上一次关于电脑散热的超能课堂里讲到了风扇对散热系统的作用,提到了决定风扇的风量和风压两个概念,这两个性能主要由风扇的扇叶设计来决定,散热器借助风扇扇叶的转动将其机械能转换为空气的势能和动能,从而形成强制对流将鳍片热量传递到环境中来帮助CPU降温。风扇在转动方面自然是由电机和轴承负责,而轴承作为承担转动这项功能的关键零件,在不同方向上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风扇的使用寿命、噪音和整体品质。

超能课堂(254):显示器背光的那些事

相信当大家在选购一款显示器的时候,第一时间会关注的应该都会是它的纸面数据了。对于游戏玩家来说,第一眼看的可能是分辨率、刷新率、响应时间,而对于有创作需求的用户来说,可能会是分辨率、色准、色域、校色等等的参数。对于显示器有进一步了解的用户可能会再留意显示器的面板等等。

超能课堂(253):“半导体制冷”能带来PC散热的革命吗?

风冷以及水冷,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散热模式了。其实大家平时使用的一体式水冷,其部分原理仍旧属于“风冷”的范畴,不过是散热器的导热介质由热管的“蒸发-凝结”自动循环原理,替换为依靠由水泵电机主动循环带动的液体传导,最终所有的热量还是通过风扇的转动,形成强制对流,将鳍片(风冷)或冷排(水冷)的热量传递到环境中帮助芯片降温。因此,风冷与水冷散热器都属于“被动”的散热的形式,因为芯片的高温与环境的低温所产生的温差范围,决定了传统散热器作为"热量的搬运工",最多只能将芯片的温度降低至接近环境温度。

超能课堂(252):风扇是如何帮助散热的?

在我们生活中,像吊扇、台扇这些在夏天几乎是必不可少的,在各种电子设备中,也随时都可以见到大大小小的各色风扇,在我们天天打交道的电脑中,风扇更是如影随行,机箱中有前置风扇、后置风扇,显卡上一般都有两三个小风扇,风冷和水冷散热器上那风扇必须是标配了。很显然,我们、尤其是我们的电脑那是离不开风扇了!

[视频]超能课堂(251) :为什么说显卡供电的重要性并不比GPU低?

曾经有小伙伴问我们,为什么我们的显卡评测总会花如此多的笔墨去描述供电组成,难道显卡供电的重要性比GPU还高吗?实际上还真差不多是这样,即便显卡供电的重要性不比GPU更高,两者也是几乎等同的,因为没有可以满足GPU需求的供电组成,GPU性能根本无法完全发挥,显卡也无法稳定工作,无法稳定工作的显卡无论纸面数据多么强悍那都算不上是一件“产品”,起码是不能推向市场的。

超能课堂(250):AMD GPU这10年,从万年GCN到RDNA革命

上一期超能课堂我们在“ZEN3”处理器解禁前曾一起回顾了AMD近10年的CPU发展历史,从“推土机”到锐龙崛起,AMD在CPU领域的成功“翻身”让我们激动不已,但是故事还没结束,AMD在另一个领域“GPU”最近也是有大动作,那就是全新的RX 6000系列显卡,它采用全新的RDNA2架构,在多个方面都有相当可观的提升!在首发评测来临之前,我们就一起回顾一下近10年来,AMD旗舰显卡架构从万年GCN到RDNA革命的那段历史吧。

加载更多
热门文章
1英伟达明确通知各品牌:RTX 40系列GPU供应量将会减少
2微星准备搭载AD102的RTX 4070 Ti SUPER显卡:启用不到一半的CUDA核心
3微软新款Surface产品获iFixit称赞:改进明显,变得更易于维修
4华擎发布Radeon RX 6400 Low Profile 4GB显卡:单槽半高刀卡
5《艾尔登法环:黄金树幽影》硬件需求测试:玩家受苦,显卡享福
6朗科带来US9高速固态手机U盘:USB 3.2 Gen2 Type-A+C双接口,速度达1GB/s
7利民推出Frozen Infinity系列一体式水冷:无限镜ARGB设计,售价329元起
8金士顿FURY Renegade叛逆者DDR5 RGB限量版上架:速率8000MT/s,48GB套装
9AOC U27V10R显示器开售:4K分辨率,65W反向充电,14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