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SSD的二三事,NAND闪存的一些常识

    Strike 发布于2012-01-03 15:29 / 关键字: NAND, ONFI, ToggleDDR, 同步, 异步, SLC, MLC, TLC

      构成SSD的主要IC有主控芯片和NAND闪存,估计有不少人认为单纯看主控就可以知道SSD的性能,其实这是错误的,就像OCZ现在的产品线那样,用的都是SandForce SF-2281主控,但是通过不同的闪存与固件搭配划分出Vertex 3 MAX IOPS、Vertex 3、Agility 3与Solid 3等不同层次的产品,相互之间性能差异比较大,可见SSD所用的固件与闪存种类都是对其性能有相当大影响的。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NAND闪存,目前闪存制造厂主要分为三星与东芝联合的ToggleDDR阵营和英特尔与美光为首的ONFI阵营,他们各有各的接口,产品之间的规格也不相同, 主流的SandForce SF-2000系列主控和Marvell 88SS9174主控都提供了对ONFI和ToggleDDR标准闪存的支持,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这两个标准。

      详细阅读 

    分享
    | 收藏 | 评论(35)

  • 容量、价格新一轮革命,OCZ即将推出TLC闪存SSD

    bolvar 发布于2011-11-05 10:35 / 关键字: OCZ, TLC, MLC, Indilinx Everest

      泰国发大水,厂商发大财,机械硬盘的价格飞涨让很多人把目光转移到SSD硬盘上。不过SSD什么都好,就是价格太贵,即便是低成本的MLC(Mutil-Level Cell)型也不是那么亲民。现在SSD专家OCZ有新的绝招了,TLC(Triple-cell-per-bit)闪存SSD就快要来了,预期会进一步降低SSD成本。

      展开阅读 

    分享
    | 收藏 | 评论(9)

  • USB版的SSD? Sharkoon发布八通道MLC闪存的终极U盘

    sfman 发布于2011-06-02 11:47 / 关键字: Flexi-Drive Flexi-Drive Ultimate, Sharkoon, MLC

    在SSD大行其道的今天,几乎所有人都觉得USB闪存盘已经是日落黄昏,没啥大的发展空间了。而近日 Sharkoon推出了一款名为“Flexi-Drive Flexi-Drive Ultimate”的终极USB闪存盘,为什么叫终极呢?首先是它的速度终极,它用的闪存居然是和SSD固态硬盘一样的MLC闪存,而且还是八通道控制。另外一个终极的地方就是容量,由于采用了MLC闪存,因此容量并不是什么大问题,64GB和128GB任君选择,你心动了吗?

      展开阅读 

    分享
    | 收藏 | 评论(3)

  • 满足高速设备需求,三星Toggle DDR 2.0接口闪存芯片投产

    Blade 发布于2011-05-13 10:44 / 关键字: 三星, MLC, NAND, Toggle DDR 2.0

      日前,三星电子正式宣布,全球首款采用Toggle DDR 2.0高速接口的MLC NAND闪存芯片将正式投产。

      展开阅读 

    分享
    | 收藏 | 评论(1)

  • 三星试产30nm工艺MLC多层闪存企业级固态硬盘

    Jennifer 发布于2010-12-22 10:09 / 关键字: 三星, MLC, 固态硬盘

      三星近日宣布已开发出并开始试产采用MLC NAND多层闪存芯片的企业级固态硬盘,性能上可媲美于目前使用SLC NAND单层闪存芯片的同类产品。

      这款硬盘面向企业级存储系统,大小为2.5英寸,采用30nm工艺制造,支持SATA 3Gbps接口,随机读取IOPS为43000,随机写入为11000。相比于IOPS仅为350的企业级机械硬盘,它的读取和写入速度分别高出120倍和30倍。

      展开阅读 

    分享
    | 收藏 | 评论

  • Intel 25nm MLC芯片SSD延迟至明年发布

    Jennifer 发布于2010-09-20 10:57 / 关键字: Intel, 25nm, MLC, SSD, 延迟发布

      据早前报道,Intel与Micron的合资公司IMFT在5月份已开始量产25nm NAND闪存芯片,Intel将在今年第四季度推出采用这种闪存芯片的大容量的第三代SSD。但近日,据NordicHardware报道,该系列SSD将推迟至明年二月发布。

      根据早前存储业者透露的Intel产品线路图,Intel计划在今年第四季度推出的代号为“Postville Refresh”的SSD将会采用这种25nm工艺的MLC闪存芯片,而且最大容量将可达到600GB。

      展开阅读 

    分享
    | 收藏 | 评论(1)

  • 基于Indilinx控制器,OCZ发布Solid 2系列SSD

    Sue 发布于2009-08-12 16:04 / 关键字: Indilinx, MLC, OCZ

      OCZ科技日前发布了旗下最新的2.5英寸Solid 2系列固态硬盘,采用Indilinx控制器和MLC NAND闪存技术。

      展开阅读 

    分享
    | 收藏 | 评论(1)

  • Intel和Micron联合推出3bpc高密度闪存芯片

    Sue 发布于2009-08-12 10:11 / 关键字: 3bpc, MLC, Intel, Micron

      Intel(英特尔)和Micron(美光)日前联合宣布推出最新的多层单元(MLC)闪存芯片——3-bit-per-cell(3bpc),每单元可存储3比特数据,而目前所有的MLC闪存芯片每单元仅能存储2比特数据。

      展开阅读 

    分享
    | 收藏 | 评论(3)

  • 容量再翻倍,东芝发布首款512GB SSD

    Qing 发布于2008-12-18 16:03 / 关键字: Toshiba, SSD, MLC, 512GB

      科技发展速度之快令人咋舌,SSD的出现也不过是最近几年的事情而已,容量由开始少得可怜的几GB到128GB、256GB。现在512GB的SSD也诞生了,容量翻倍的速度比以前HDD时代快了N倍,当然其数据传输速度也是在“日益剧增”的。

      详细阅读 

    分享
    | 收藏 | 评论

  • Intel和Micron联合宣布量产34nm MLC闪存颗粒

    惡童 发布于2008-11-25 02:45 / 关键字: Intel, Micron, 34nm, MLC, NAND

      英特尔(Intel)和美光(Micron)今天共同宣布批量生产其共同开发的基于34nm制程,单颗容量为32Gb的多层式(MLC,Multi-level cell) NAND闪存芯片,它是双方合资组成的公司IM Flash Technologies (IMFT)近期的合作成果,远远领先业界其他对手。

      展开阅读 

    分享
    | 收藏 | 评论

  • Seagate投资一亿美金,志在开发更强SSD

    Qing 发布于2008-11-08 17:58 / 关键字: Seagate, SSD, SLC, MLC

      

      日前,Seagate的CEO Bill Watkins宣布为其SSD新产品线投资1亿元美金。

      展开阅读 

    分享
    | 收藏 | 评论

  • 东芝Q4投产256G SSD,同期推小型化闪存模块

    Jeff 发布于2008-09-28 10:54 / 关键字: Toshiba, SSD, MLC,

      东芝在今年年初向外界发出了128G的SSD样品,不过产品并没有太大规模地上市。日前东芝宣布将会在今年年底投产256GB SSD。除此以外,公司还将推出一系列采用SATA2接口,为UMPC或者其他移动设备所设计的闪存模块。

      展开阅读 

    分享
    | 收藏 | 评论

  • 东芝发出固态硬盘样板,09年投产大容量SSD

    Jeff 发布于2008-04-25 14:35 / 关键字: toshiba, SSD, MLC, SLC,

      在前段时间,东芝曾经表示过将自己生产MLC闪存芯片并用于廉价的大容量SSD生产上。而在近日公司推出了他们的第一批容量为128GB的SSD样品。逐步下降的40纳米MLC闪存芯片生产成本将可以有效减少SSD的价格,从而提高普及度。

      展开阅读 

    分享
    | 收藏 | 评论

  • 廉价高速SSD新选择?东芝将推MLC SSD

    Jeff 发布于2008-03-21 14:50 / 关键字: toshiba, SSD, MLC,

      东芝开始大批量生产拥有多重单元结构的NAND闪存芯片 (MLC) 。不过目前并没有出售这种芯片的计划,因为公司表示目前将会在自家的笔记本上使用这种闪存芯片。

      笔记本上使用的第一款东芝SSD容量为128GB,虽然公司没有明确表示会在将来为其他厂商OEM使用MLC的SSD,不过估计在产品满足了东芝产品线的需求后,消费者将会在日本以外的地方发现这种SSD。

      展开阅读 

    分享
    | 收藏 | 评论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