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X P
  • 编辑
  • 评论
  • 标题
  • 链接
  • 查错
  • 图文
  • 拼 命 加 载 中 ...

    English version click here: First Review: HD 4870 and HD 4850

      在ATI Radeon HD 3800系列发布7个多月以来,竞争对手NVIDIA发售了数量众多的产品,其中GeForce 8800GT显卡就取得了在4个月内销售了200万片的骄傲成绩,而AMD只是利用RV670核心衍生的产品在中低阶市场自寻乐趣。经过大半年之后,采用RV770图形核心的Radeon HD 4800系列显卡接连上场,是否会带来让人眼前一亮的表现呢?

      为了能够第一时间为读者揭开这个疑问,我们分别在14日和21日赶赴香港直接购买测试所需的Radeon HD 4850/4870显卡。值得强调的是,在你看到这篇测试报告的同时,Radeon HD 4870依然未发布。

      在此特别鸣谢网友Rickynow(深圳)和Wongkt(香港)给予的协助。

    English version click here: First Review: HD 4870 and HD 4850

    ◆ RV770基本规格解析

    RV770是首款浮点运算能力超过1TeraFLOPs的GPU

      ATI Radeon HD 4800系列的GPU核心代号为RV770,根据规格的高低,又分为Radeon HD 4870(RV770XT)和Radeon HD 4850(RV770Pro)两个型号,这一点承袭了上一代Radeon HD3000系列的命名方式。

      和前代产品RV670相比,RV770图形核心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流处理器数量从过去的320个激增至800个,达到2.5倍,纹理过滤单元也从16个增加到40个,但是晶体管数目和相应的核心面积只增加了40%,总数为9.65亿个。在RV770上,AMD对硅面积规划作了进一步的优化,以达到更好的每平方毫米性能。

      AMD很自豪的拿出这样一组数字:与竞争对手NVIDIA最新发布的GeForce GTX200图形核心相比,采用55nm制程的RV770核心面积只有260平方毫米,后者却达到了576平方毫米,在功耗上,RV770最多只有160W,而GTX200要高出很多,达到了236W,在越来越注重每瓦特性能每平方毫米性能的今天,AMD认为RV770比对手更有优势。

      为了进一步控制显卡的功耗,AMD在RV770上还采了第二代PowerPlay技术 (针对桌面PC)。第二代PowerPlay技术能根据需求自动调节电能,在跑3D程序时核心/显存频率会达到最高,在2D/待机时频率会下降,AMD通过对电压和频率的节流控制,实现最高效率带来最高性能的目的。

      新一代的节能技术拥有Self-Aware图形引擎,能够自动关闭未使用的单元,还具有高级频率节能和电压调整能力,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开始引入了显存频率的自动缩放,而在上一代的PowerPlay中,只能实现对核心频率的调整。

      另一方面,由于拥有800个流处理器,RV770图形核心的浮点处理能力超过1TeraFLOPs,这也是历史上首个计算能力超过1TFLOPs的GPU,其中Radeon HD 4850显卡的浮点处理能力为1TeraFLOPs (核心频率625MHz*流处理器数量800*2=1000000)、4870显卡的浮点处理能力为1.2TeraFLOPs (750*800*2=1200000)。这也是为什么AMD在Radeon HD 4800预热网站上以“Unleash one tera”作为广告语的主要原因。

      RV770的架构作了很大改进,增强或优化了部分单元的能力,主要包括有:

      · 800个高度优化的流处理器

      · 重新设计的SIMD核心

      · 优化过的纹理单位及纹理寄存器

      · 优化过的后端渲染

      · 增强的tessellator可编程镶嵌单元性能

      · 首次采用GDDR5显存

      我们下文将逐一为你解释一下RV770的架构以及将对效能造成的影响。

    - 800个高度优化的流处理器

    RV770架构图 (点击放大)

    参考:RV670架构图 (点击放大)

      从上面的RV770和RV670架构图可以看出,RV770的架构还是延用了上一代统一渲染架构,当然改进的地方很多。在这个架构中,主要由Command Processor (指令处理器)、Setup Engine (装配引擎)、Ultra-Threaded Dispatch Processor (超线程分配处理器)、Stream Processing Units (流处理器单元)、Texture Units (纹理单元及缓存)、Cache & Buffer (缓存及缓冲区)、Shader Export?& Render Back-Ends (像素输出部分)和Memory Control (显存控制器)等单元组成。

      RV770主要改进的地方集中在Stream Processing Units、Texture Units和Render Back-Ends部分。

    ATi 的Stream Processing Units (流处理器单元)

      作为这个架构最核心的部分,流处理器单元至关重要。ATI的统一着色单元称为Stream Processing Units,而NVIDIA产品中统一着色单元称为Streaming Processors,两家虽然都称为流处理器,但结构完全不同。

      对于ATI而言,流处理器单元和流处理器是不同的,每个Units内部包含5个超标量ALU (运算单元),这5个ALU共用一个指令发射端,却能同时执行5个通道的数据,这就是SIMD (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单指令多数据流)架构,一个时钟周期可以进行5次MAD (Multiply-Add,乘加)运算,其中大一点的ALU还能够进行一些特殊 (SIN、COS、LOG、EXP等函数)运算,因此可以说一个Stream Processing Units实际上是包含有5个Stream Processing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4D+1D超标量SIMD架构。而NVIDIA的每个流处理器就是1D标量,属于纯标量MIMD架构,其具体细节可以参考《真实重新定义,NVIDIA GeForce8800系列显卡》。

      对于RV770而言,拥有160个Stream Processing Units,也就是说一共有800个Stream Processing。每16个Stream Processing Units组成一个SIMD矩阵,每个SIMD矩阵内含有80个SP,比起RV670的4个SIMD矩阵320个SP完全是一种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

    - 优化过的纹理单元和纹理寄存器

      每个SIMD矩阵对应有一个纹理单元,RV770的纹理单元比上一代作过优化,纹理缓存带宽是HD 3000系列的两倍,每平方毫米性能增加70%,在每个纹理单元均内含4个Texture Address Unit、4个Texture Filter Unit,因此10个纹理单元一共有40个TAU和40个TFU,比起RV670的32/16个均有大幅提高,对游戏的执行效率将会有显著帮助。

    RV770的纹理单元及纹理寄存器

      另外我们发现,在RV770中,每个SIMD矩阵还对应有一个“Local Data Share”,其大小16KB,在以往的RV670架构图中并没有发现类似功能部分。这样的话,每个SIMD矩阵内,流处理器与流处理器间能共享信息,省下了从外部缓存系统中读取信息的时间,这种设计大大加快了处理器的运算速度,同时提高了各种算法的效率,这与NVIDIA GeForce GTX200内部的TPC加入缓存的思想相类似。

    - 优化过的后端渲染 (render back-ends)

    RV770的后端渲染单元 (Render Back-Ends)

    参考:RV670的后端渲染单元

      RV770的Render Back-Ends单元虽然还是4组16个,但AMD称对它也做了优化,Z/模板采样从原来的每组8个增加到每组16个,翻了一倍,这样MSAA速度也成倍提高,而且抗锯齿(AA)算法的最后处理还是交给流处理器来完成的,流处理器大幅度的增加到800个,对AA性能的提高不言而喻。

      关于这一点非常值得关注,不论是NV还是ATI显卡,AA性能情况一直都是备受用户关注。

    - 增强的tessellator可编程镶嵌单元性能

    Programmable Tessellator可编程镶嵌单元

      有一点要提到的就是AMD的Programmable Tessellator可编程镶嵌单元,在Setup Engine部分可以见到它 (右上角),AMD称在RV770中强化了这一部分的性能。简单的说,Tessellator可单纯使用GPU创建不同复杂程度的多边形模型,降低开发难度、改进程序性能,它能够在图形芯片内部自动创造顶点,使模型细化,从而获得更好画面效果。

    使用Tessellator技术由粗糙的模型获得更完美的效果

      Tessellator并不隶属于DirectX 10标准的技术,不过DirectX 10.1标准已将它纳于麾下,它最重要的是在保证了非常好的视觉效果的前提下节约了性能,让一个程序的运行速度能够保证在很好的水平。

    首款采用GDDR5的显卡

      随着游戏的越发“变态”,显卡GPU对显存带宽也变得更加渴求,目前主流的GDDR3显存对带宽的贡献已达到极限,GDDR4却难堪大任,GDDR4频率提升有限,但成本和功耗高,显存延迟问题明显,与同频率的GDDR3相比性能不升反降,最终AMD将目标锁定在GDDR5上,Radeon HD 4870成为历史上首款采用GDDR5显存的显卡,出于成本的考虑,Radeon HD 4850采用的还是GDDR3显存。

    256bit位宽下GDDR5的带宽突破100GB/s

      GDDR5显存的时钟频率目前可以达到2.5GHz以上,数据传输频率超过5GHz,因此在主流的256bit显存位宽下带宽率先突破100GB/s,如Radeon HD 4870的显存频率为1.8GHz,显存带宽为115GB/s,如果显存频率达到2.5GHz,带宽将能达到160GB/s,这样的带宽是上一代GDDR3显存能达到带宽的三倍。

      除了能满足GPU对带宽的渴求外,GDDR5的功耗比GDDR4更低,其电压为1.5V,并使用了65nm或55nm的制造工艺,FBGA 170封装方式,大大减小了芯片体积,芯片密度也可以做到更高,为此进一步降低了显存芯片的发热量。

    GDDR5的技术特性

      GDDR5在技术上的革新包括“Data eye optimization”、“Adaptive interface timing”和“Error compensation”,“Data eye optimization”支持时间延迟调整,允许自行设定延迟,还能对界面驱动、工作电压等进行优化和调节,不仅可以提升显卡性能,也让显卡PCB板和电路设计更加稳定;“Adaptive interface timeing”可以根据系统的实际需要,自动调节显存可缩放的字节,可以让数据传输更加高效,同时还具有节能的效果,确保显卡的稳定运行;“Error compensation”能检测显存在读取和写入数据的错误,实现同步检测并修正。

      像奇梦达、三星等内存厂家已开始投产GDDR5,目前产量还很小,成本较高,在未来的几年内,GDDR5将会统领主流市场。

    ◆ 高清视频体验:第二代UVD

      ATI显卡的高清播放能力一直让高清爱好者津津乐道,能很好地实现对H.264/VC-1/MPEG2视频的硬件级解码,RV770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并有所改进,它集成了第二代UVD (Unified Video Decoder)技术,并支持动态对比调节等功能。

    UVD2支持双流解码

      UVD2最显著的改进在于支持双流解码 (Dual Stream Playback),现在很多的蓝光/HD DVD影片都支持画中画功能,支持同时播放正片及拍摄花絮,双流解码正是这种画中画式的同时解码两个视频流的完美解决方案。NVIDIA在最新的GeForce8以后的显卡,只需要更新到17X驱动就可以支持这一技术。

      RV770在高清回放功能上加强了对更高分辨率视频解码的支持,如“2160P”。遗憾的是,在对MPEG2高清视频解码时,UVD2仍然无法实现完全硬解。

    ◆ 更加开放的GPGPU

      凭借着800个流处理器,RV770的浮点处理能力超过1TeraFLOPs,这也是历史上首个计算能力超过1TFLOPs的GPU。 RV770如此强大的处理能力,如果仅限于图形运算领域的桎梏之中,显然是不能充分调动其计算能力的。作为两大图形芯片商AMD和NVIDIA,也一直在致力于让GPU向通用计算进军,即GPGPU (General Purpose Computation on the GPU)。借助通用的程序接口,让GPU的计算能力得以发挥,应用于像图形物理加速、科学技术、视频解码和各类应用程序之中。

      AMD在收购ATI后,同时拥有了CPU和GPU两大产品线,因此它和NVIDIA在GPGPU上的理念有所不同,NVIDIA想让GPU去更多地取代CPU的工作,相当于吞食CPU的市场份额,而AMD更注重GPU与CPU的协调工作,即如何让“CPU+GPU”更强大。

      AMD的GPGPU架构是基于CAL/Brook+的,相比NVIDIA的CUDA,AMD认为它们的标准更加开放,完全免费,并呛声NVIDIA称“任何成功的战略都需要开放的标准”。(备注: CUDA也是全免费开源的)

    ◆ RV770支持Havok物理加速

      AMD在向业内合作伙伴宣传HD 4800系列显卡的时候,曾经多次提到RV770将能够支持“游戏的物理引擎演算”,究竟RV770支持的是哪种物理引擎呢?

      在游戏里被大量普遍应用的物理引擎有两种,分别是Ageia开发的PhysX以及Havok的Havok系列引擎,而Havok已被Intel收购,Ageia被NVIDIA收购,目前使用Havok引擎的游戏超过300款,使用PhysX技术的约150款。

      NVIDIA的PhysX主要是让GPU去运算物理效果,而Havok则是让CPU+GPU联合来运算: 该让CPU做的让CPU做 (如串行计算),该让GPU做的让GPU去做 (如并行计算),显然Havok更符合AMD的口味,因此AMD选择了与Intel站在一边,RV770支持Havok物理加速技术。

      AMD称,Havok的技术非常先进,执行效率高,关键是非常便宜。由于采用完全开放的原则,Havok预计会受到更多开发商的青睐,并且凭借英特尔和AMD影响力进行大规模的推广,因此Havok和PhysX鹿死谁手,还很难预料。在今年内还有约100款支持Havok技术的游戏将发售,数量上比支持PhysX的游戏要多得多。

    ◆ Radeon HD 4850实物赏析

      Radeon HD 4850显卡采用单槽散热器,PCB长23.5cm,最高支持4卡交火,它和前代产品3850相似,运用2+1相的供电设计 ,其中2相对应GPU,1相对应显存。作为是一块PCI-Express 2.0显卡,4850显卡还需要接上6-pin PEG接口才能正常工作。

    Radeon HD 4850的GPU-Z截图

      显卡的512MB显存分别由正面8颗16MX32bit Qimonda GDDR3组成,显存时钟频率为993MHz。Radeon HD 4850的建议零售价1399元,日前已经上市。

    Radeon HD 4850 512MB显卡需要用一个6Pin的PEG供电

    通过这接口可以四卡来CrossFireX哦

    我们来拆开Radeon HD 4850显卡,看看它的构造

    看看这个55nm制造的核心,里边可有9.56亿个晶体管

    显存用了奇梦达(Qimonda) 1ns的颗粒,八颗总共有512MB GDDR3容量

    Radeon HD 4850显卡的供电部分做到并不复杂,与3850相似,2+1相的供电设计

    散热器确实很小巧,对它能否镇住RV770不太有信心

    Radeon HD 4850显卡使用了12V/0.4A的双滚珠风扇。

    ◆ Radeon HD 4870实物赏析

     Radeon HD 4870显卡采用双槽散热器,PCB长度达到24cm,比GTX200的26.7cm要短不少

    输出接口和4850一样,双DVI和S-Video输出

    Radeon HD 4870显卡的背面

     

     与4850显卡不一样,Radeon HD 4870显卡需要两个6-pin外接供电

     可以看到,4870显卡PCB与4850的完全不同,供电部分用料明显更高级

     Radeon HD 4870采用Qimonda的GDDR5颗粒

      在Radeon HD 4870上,首次采用了GDDR5显存,这也是GDDR5显存正式应用在显卡上面,采用的是Qimonda的产品,规格为16MX32bit,一共8颗组成512MB/256bit的显存容量/位宽。颗粒型号为IDGV51-05A1F1C-40X,其中GV表示为GDDR5,-40X表示每引脚数据传输带宽为4.0GB/s,因此每颗显存最高可以达到16GB/s的带宽,8颗显存带宽最多可以达到128GB/s,而Radeon HD 4870的带宽为115GB/s。Qimonda还有更高端的GDDR5产品,-45X/-50X型号的,可以让显存带宽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 Radeon HD 4870供电模块

    Radeon HD 4870供电部分,比4850复杂多了

    供电电路采用VT1165MF控制芯片,最高支持6相供电技术

    使用了高品质的VITEC 59PR9853贴片式三相并联电感

      Radeon HD 4870的供电模块与4850大不相同,要奢华得多,看不到那些大量电容矗立的情形,采用了大量的陶瓷贴片电容,综合性能更好。我们还发现了一个长长的贴片元件,在显卡上极少看到的VITEC 59PR9853三相并联电感,这种高级的电感别看体积小,但能通过120A的电流,成本高昂。

      与之对应的电源芯片是三颗CSP封装的VOLTERRA公司的VT1195SF MULTIPHASE电源芯片,VT1195SF内置MOSFT和驱动电路,能提供40A的电流,三颗一共可提供120A电流。从单个规格上来看,VT1195SF比起NVIDIA GeForce GTX280上用的VT1165SF要高一些,VT1165SF每相只有30A,但GTX280一共有5相可以达到150A,不过GTX260上倒是使用的VT1195SF电源芯片。

      4870另外还使用了两颗VT238AWF电源芯片为显存供电,与三颗VT1195SF一共构成了3+2相的供电电路,其中3相为核心供电,2相为GDDR5显存供电。

    ◆ Radeon HD 4870散热器实物赏析

     Radeon HD 4870显卡的散热器是个大块头

     完全肢解

     散热器部分

     铜底铝鳍的传统组合,两根热管有点少,但够粗,达到8mm管径

     涡轮风扇

     HD 4870的显卡风扇比较恐怖,使用12V/1A风扇。

    ◆ Radeon HD 4850高清回放测试

      由于Radeon HD 4870和4850使用了同样的核心,因此我们只对4850的高清回放性能作了简单测试,选用了较强劲的Intel Q6700 处理器 (2.66GHz,FSB 1066MHz)进行测试。

      测试片源选用了Remux格式的3部高清视频,分别是采用VC-1视频编码的DEJAVU(时空线索)、H264/AVC编码的X-MAN3(X战警3)、MPEG-2编码的Pioneer_DEMO2006(先锋演示),三大编码齐全。

      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一样,虽然RV770有着UVD2引擎,但更多的改进是在于双流解码和高分辨支持上面,对于解码还是和UVD一代保持在同一水平上,我们所希望的MPEG2完全硬解还是没有出现,对VC-1和H.264编码的解码还是一如即往的优秀。

    ◆ RV770功耗测试

      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RV770具备第二代PowerPlay技术,支持高级电压和频率节能,包括显存频率的动态调整。

     在2D/待机模式下,Radeon HD 4850的频率降到500/750MHz (核心/显存)

     在2D/待机模式下,Radeon HD 4870的核心频率降到500MHz,但GPUZ未能正确识别显存频率

      在2D/待机模式下,Radeon HD 4850的核心/显存频率下降到500/750MHz,正常的应该是625/993MHz,Radeon HD 4870的核心频率也下降到了500MHz,但显存频率有点古怪,应该是GPU-Z的问题。

      测试时所有显卡均为零售产品、默认频率以及使用原装散热器。我们利用Seasonic Power Angel功耗测试仪记录了实际功耗值,请注意这个成绩指的是整机功耗,而不是独立的显卡功耗。由于平台一致,所以数据是具有参考价值的。

      成绩分两种模式获得,一个是在操作系统内待机15分钟,另外一个是运行FurMark,让显卡在高负荷下运行,记录它们稳定时的功率。测试平台与性能测试平台一致,见测试平台及说明一节。

      Radeon HD 4870/4850在待机时的功耗不是很理想,并不比不具备电源管理的GeForce 9800GTX (整卡最大功耗为156W)有什么优势,尤其是Radeon HD 4870的待机功耗达到221W,远远高于9800GTX和GTX 280,这个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它们在待机时的频率还是比较高的,虽然调低了核心和显存频率,但是核心的下降幅度甚至不如前代产品那么大,Radeon HD 38X0显卡在轻载时核心会自动降值300MHz。

      按官方的资料来说,Radeon HD 4850和4870的整卡功耗分别为110W和160W,但在满载时,110W的4850却和9800GTX接近,160W的4870与236W的GTX280接近,因此就功耗部分,我们对AMD官方数据的“水份”表示怀疑

    ◆ RV770的温度和超频测试

    Radeon HD 4850在待机下的温度

      RV770的温度确实有点出乎意料,在待机下,Radeon HD 4850和4870都达到了79℃,这是我们测试过的所有显卡中待机温度最高的显卡,而且它们还支持PowerPlay技术,在待机下,风扇转速都控制在10-20%(1000-2000PRM),因此噪音是很小的。

    满载下Radeon HD 4850的温度达到了97℃

    满载下Radeon HD 4870的温度达到了92℃

      当我们用FurMark进行高负荷测试时,GPU的温度也立即飙升,都接近100℃了,用恐怖来形容也不过分。而风扇转速也随之提高,噪音渐感明显,尤其是当转速达到50%以上时 (约5000RPM),噪音已在不可接受的程度。

      我们只能说,公版的散热器实在是有些烂。某程度上,我们推荐预算充足的用户可考虑更换第三方散热器(我们在近期也会尽快进行相关的显卡散热器横向测试),所幸的是Radeon HD 4850/4870散热器安装孔距同3800系列是一样的,也就是说,适用于Radeon HD 3800系列和NVIDIA GeForce G9X系列的散热器都可以用到Radeon HD 4800系列上。

    Radeon HD 4870最终稳定频率为790/1100MHz (核心/显存)

      由于RivaTuner等软件未能很好支持RV770核心,我们只能通过ATI本身的OverDriver进行核心和显存的超频,在OverDriver软件里,Radeon HD 4870核心速度超频上限是790MHz,显存频率上限为1100MHz(数据传输频率达4.4GHz),在这个上限频率下,4870能顺利通过3DMark Vantage Performance测试,其得分为P7483 (测试平台与性能测试平台不同),而在默认频率750/900MHz下3DMark Vantage Performance测试得分为P7044。由于软件的限制,核心/显存频率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也可以看出GDDR5显存具有良好的超频潜力。

      对于Radeon HD 4850,其超频后的稳定核心/显存频率为700/1050MHz,其中核心频率为软件上限,还有继续提升的可能。

      虽然公版散热器不够优秀,但Radeon HD 4800显卡的超频能力还是不错的,随着Rivatuner等软件以及更好散热器支持,其超频会有出彩的表现,而且我们对GDDR5的超频能力充满期待。

      1、除Radeon HD3870(GDDR4)/HD 4870(GDDR5)外,所有显卡均采用GDDR3显存
      2、AMD显卡统一采用最新的8.6 hotfix驱动(Winxp/Vista)
      3、NVIDIA显卡分别采用177.35WHQL和175.16WHQL驱动
      4、关于支持PhysX物理驱动的GeForce 177.39beta驱动,我们认为不适合在本文开始使用
      5、系统关闭还原功能、Windows Defender、屏幕保护功能,Prefetch文件夹在每次测试前删除所有文件
      6、高清播放能力及功耗测试平台另见相关页面
      7、我们把QX9650超频至400MHzX10,相信可以减少系统瓶颈问题,发挥显卡的最佳效能
      8、由于Company of heroes在同一个平台多次测试的波动过大,这次我们没有把这个测试纳入项目当中
      9、我们会在晚些时候加入Race Driver: GRID的显卡对比测试
      10、在标注部分,我们把显存频率改为时钟频率,而不是过去的数据传输频率
      11、测试的分辨率只有1680X1050及1920X1200两种模式
      12、部分测试(HL2 EP2/雷神战争)取消了NoAA的测试项目
      13、所有AA/AF均从游戏中设置,避免通过面板设置可能造成的问题

      为了让数据呈现更方便,后文数据图的顺序排列以价格为基准,由高到低排列。

    6月20日,AMD在官方网站中放出第一款针对HD 4800系列显卡的hotfix驱动。

    3DMark Version: V1.1.0
    Developer Homepage: http://www.futuremark.com
    Product Homepage: http://www.futuremark.com/products/3dmark06/
    API: DirectX 9

      自1998年Futuremark发布首款3DMark显卡测试软件以来,3DMark的一系列版本以简单清晰的操作界面和公正准确的3D图形测试流程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信赖,已经成为最普及的3D显卡性能基准测试软件。3DMark06在06年一月发布以来,经过长时间的传播,已经成为硬件用户最熟悉的测试软件之一。

      在3DMark06测试中,GeForce9800GX2和Radeon HD3870X2两款单卡双核设计的显卡旗鼓相当,接着表现优异的是刚发布不久的GeForce GTX280显卡,3款显卡的显存容量都达到1GB。在这之后,Radeon HD 4870显卡在默认和高画质设置之下均领先于售价更高的GeForce GTX260显卡;Radeon HD 4850在默认设置时稍微落后对手9800GTX,但是在高画质设置下取得接近2成的领先优势。

    English version click here: First Review: HD 4870 and HD 4850

    3DMark06 Vantage Version: V1.0.1
    Developer Homepage: http://www.futuremark.com
    Product Homepage: http://www.futuremark.com/products/3dmarkvantage/
    API: DirectX 10

      全新版本的3DMark Vantage测试软件是100%基于DirectX 10的标准测试软件,它的推出意味着业内图形发展由DX9完全跨入了DX10时代,也将成为日后PC测试软件的首选。3DMark Vantage总共提供4种测试模式,我们选择其中Performance及Extreme两个模式进行测试。

      全新推出的GeForce GTX280显卡是3DMark Vantage测试的王者,稍为低阶一些的GTX260在Performance模式下表现则逊色于采用单卡双核的GeForce 9800GX2及Radeon HD3870X2显卡,也不及建议售价便宜100美元的Radeon HD 4870显卡。在Extreme模式下,GTX260显卡终于体现优势,但HD 4870表现表现出更为突出的性能价格比。

      另一方面,Radeon HD 4850在3DMark Vantage测试中领先于同价位的GeForce 9800GTX,在“P档”及“E档”分别领先对手20%及35%。这样的结果令人不禁联想NVIDIA为何“急急脚”对媒体发布支持物理加速的新驱动。

    English version click here: First Review: HD 4870 and HD 4850

    Enemy Territory Quake War version: V1.4.1
    Developer Homepage: http://www.splashdamage.com/
    Product Homepage: http://www.enemyterritory.com/
    Game Setting: Soft Particles disabled | Maximum setting
    Benchmark tools: timedemo
    API: OpenGL

      Enemy Territory Quake War是Wolfenstein: Enemy Territory和Quake的结合。事实上游戏模式也是这样子,ETWQ吸收了Quake4核心(增强版Doom3引擎)和Wolfenstein: Enemy Territory战斗模式的精华。不仅这样,它还得到了id Software的帮助,如其首席技术执行官John Carmark提供了重要的MegaTexture地形绘制技术。

      我们取消了一贯的NoAA测试,在打开全屏抗锯齿(AA),Radeon HD 3870以上的显卡都能获得超过30FPS的成绩。每个子项测试分别测试7次,并扣除最高和最低分,再计平均成绩。

      游戏雷神战争方面,Radeon HD 4870显卡是唯一一款在1680X1050 4XAA 16XAF设置下,在我们自行录制的Timedemo中帧数超过100FPS的AMD显卡,此时它只是稍微落后于GeForce GTX260显卡及更高阶的9800GX2/GTX280。当画质进一步提升,HD 4870显卡陆续得到更好表现,并抛离GTX260显卡,在最高设置中,HD 4870的成绩仅落后NV旗舰GTX280不到1FPS,令人吃惊。

      虽然只有512MB显存容量,但Radeon HD 4870表现出极佳的抗锯齿(AA)性能,这和RV770 GPU增加的流处理器及改进的Render Back-Ends单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ETQW测试中,GeForce 9800GTX显卡完全不是HD 4850的对手,后者在最高设置下拥有比对手快4成的帧数表现。

    English version click here: First Review: HD 4870 and HD 4850

    Half-life2 Episode2
    Developer Homepage: http://www.valvesoftware.com/
    Product Homepage: http://orange.half-life2.com/hl2.html
    Game Setting: Motion Blur Enabled | Texture detail very high | Maximum setting
    Benchmark tools: timedemo
    API: DirectX 9

      Half Life 2是Valve公司Source引擎的最佳技术展示游戏。Half Life 2的几部续集不仅仅只是在故事情节方面有所发展,在技术方面也是如此,这也反应了Source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引擎,随着时间的发展,Valve将能够为其加入更多的特性。在HalfLife 2 Episode 2内,我们能够看见2007年Valve为其加入的众多新特性,包括了能够精确模拟火焰的软粒子系统 (Soft-Particle System), 模拟人物视线焦点的全屏动态模糊 (Full Screen Motion Blur),第二代动态光影效果 (Dynamic Lighting and Shadowing 2)等等新特性。

      但是,由于Source的基本架构在2004年前就已经成型,和现在流行的引擎相比还是有点力不从心。和Unreal Engine 3以及CryEngine 2相比,它的渲染模式稍显老旧过时,不能提供同等精细的贴图效果并且为多核处理器进行完全的优化。

      如果说在4倍抗锯齿下,Radeon HD 4870只是和GeForce GTX260显卡旗鼓相当,那么在8倍抗锯齿的时候,它的表现和最顶级的GeForce GTX280接近甚至反超,你觉得该如何评述HD 4870显卡在游戏半条命2的表现呢?值得一提的是,GTX280显卡零售价是HD 4870的2倍不止。

      在对比前代产品HD3870的时候,HD 4870的性能达到了前者的2倍以上,这对于换代产品来说是一个让人吃惊的数字。在这个测试当中,HD 4850相对对手9800GTX仍然维持明显的优势,我们甚至不愿意评价曾无限风光的8800GT在这次对阵中的位置。

    English version click here: First Review: HD 4870 and HD 4850

    F.E.A.R Perseus Mandate Version: V1.0
    Developer Homepage: TimeGate Studios
    Product Homepage: http://www.whatisfear.com/index.html
    Game Setting: Soft Shadows disabled
    Benchmark tools: build-in GPU benchmark
    API: DirectX 9

      《F.E.A.R》系列的最新资料片《极度恐慌: 珀尔修斯的指令》这次继续由TimeGate Studios公司负责开发,他们也是《极度恐慌》系列上一个资料片:《极度恐慌: 撤离点》(F.E.A.R.: Extraction Point)的设计者,因此在制作品质上也依然保持了一贯的水准。另外,《极度恐慌: 珀尔修斯的指令》多人模式最大可以支持16名玩家同时在线,场面火爆程度丝毫不比单机弱。。

      在游戏F.E.A.R当中,RadeonHD 4800系列显卡的表现并没有前面几个测试那么出彩,在打开和未打开画质选项分别有不同的顺序。

      NoAA/NoAF:     9800GX2>GTX280>GTX260>HD3870X2>HD 4870>9800GTX>HD 4850
      4XAA 16XAF:   GTX280>9800GX2>GTX260>HD 4870>HD3870X2>HD 4850>9800GTX

    English version click here: First Review: HD 4870 and HD 4850

    Call of Duty 4 Version: V1.5.549
    Developer Homepage: http://www.infinityward.com/
    Product Homepage: http://www.callofduty.com/
    Benchmark tools: timedemo
    API: DirectX 9

     《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在制作品质上保持了一贯的水准,并且在技术上有显著突破,比如一般射击游戏在人物头部有3个着力点,《使命召唤4》则达到16个,因此玩家在《使命召唤4》当中可以点射头盔,让头盔旋转起来,也可以彻底射掉头盔,甚至可以射掉敌人耳朵!《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采用了自家开发的引擎,加入了对反锯齿和异向性过滤特效的支持。

      备受玩家欢迎的COD4一直是我们测试的常用项目,在没打开抗锯齿及各向异性过滤时,HD 4870的表现甚至要强过GTX280/260,此时HD 4850表现要逊色于9800GTX;在打开抗锯齿后,GTX280才回归自己的王者位置,但HD 4870显卡依然要优于GTX260,此时HD 4850也跃身超过9800GTX。

      在COD4游戏中,GeForce 9800GX2是表现最好的显卡。

    English version click here: First Review: HD 4870 and HD 4850

    Unreal Tournament 3 Version: V1.1
    Developer Homepage: http://www.epicgames.com/
    Product Homepage: http://www.unrealtournament3.com/
    Game Setting: Maximum setting
    Benchmark Tools: HOCbench UT3 benchmark
    API: DirectX9

      采用虚幻3引擎的游戏很多,而来自于原厂的虚幻竞技场3应该算是经典之作。和其系列的前作一样,UT3继续保留“Deathmatch”、“Team deathmatch”和“Capture-the-flag”等地图。游戏场景依旧是大量科幻及哥德式的建筑,破碎的城堡、重力变化的太空船等等。我们采用了来自HOCbench的UT3测试工具,并运行deimos flyby(美轮美奂的太空地图)模式Timedemo,运行5次并取得平均值。

      在UT3的测试中,Radeon HD 4850在与对手9800GTX的对阵中得到微弱的领先(3%~5%),而更高阶的HD 4870虽然落后于单卡双核的9800GX2和HD3870X2,但总体成绩还是明显超班GeForce GTX260显卡。从测试使用的两个分辨率来看,GTX280显卡领先优势也还不到8%。

    English version click here: First Review: HD 4870 and HD 4850

    BIOSHOCK version: V1.1
    Developer Homepage: http://www.irrationalgames.com/
    Product Homepage: http://www.2kgames.com/bioshock/
    Game Setting: Maximum setting
    Benchmark tools: Fraps 2.9.4
    API: DirectX10

      作为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原生DirectX10游戏,BIOSHOCK对硬件非常严格。在游戏发售初期,官方甚至推荐ATi显卡用户用DX9兼容模式来运行游戏,随着时间的推移,NVIDIA和AMD显卡在这款游戏的表现也都变的更加稳定。BIOSHOCK还是2007年获得赞誉最高的游戏之一。

      如果不是GeForce 9800GX2显卡的存在,你会发现Radeon HD 4870/4850在BIOSHOCK中横行无忌:HD 4870比GTX280更快,而HD 4850也比GTX260强。除此之外,HD3870也拥有比8800GT更优秀的表现。在这个游戏测试中,HD3870X2的双GPU设计无法有效调用,成绩甚至低于单张HD3870显卡,我们为此已经进行了反复验证。

    English version click here: First Review: HD 4870 and HD 4850

    Crysis Version: 1.21
    Developer Homepage: http://www.crytek.com/
    Product Homepage: http://www.ea.com/crysis/
    Benchmark tools: build-in GPU benchmark
    API: DirectX10

      CRYSIS (孤岛危机)系CRYTEK公司开发的第二款游戏,即是被受赞誉的FarCry的续作,作为前作的姊妹篇,虽然游戏方式均为第一人称射击,但故事内容并无相连关系,两者采用的游戏引擎也大不一样,是两款完全独立的游戏。

      我们并没有放出在Crysis very-high设置下的显卡成绩,这部分数据将保留到稍后的Radeon HD 4800交火测试报告。

      在可以勉强流畅运行的High模式下,Radeon HD 4870和GTX260显卡的表现不相上下,而HD 4850的成绩和HD3870X2非常贴近,HD 4850的整体水平高于对手9800GTX。由于GTX280/260拥有更大容量的显存,因此在Crysis这样的高特效测试中占优,我们期望HD 4800系列显卡在搭配1G显存(传说R700将配备史无前例的2G显存)之后能有更出色的表现,这样的非公版产品目前已经得知的有蓝宝石的产品。

      从测试成绩来看,HD 4800打开抗锯齿后的性能表现要比NVIDIA同类产品好得多。

    English version click here: First Review: HD 4870 and HD 4850

    World In Conflict Version: V1.0.0.7b
    Developer Homepage: http://www.massive.se
    Product Homepage: http://www.worldinconflict.com
    API: DirectX 10

      World in Conflict采用了MassTech图像引擎绘制而成,支持DX9.0C及DX10特效,如容积云,景深效果,软阴影,出色的光照系统等,还支持玩家在游戏中进行360度的视角调整。

      游戏在06年的E3展上凭借其出色的画面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并获得了当年最佳战略游戏的提名。在游戏中,玩家可以随意摧毁每个独立物件,不管是用坦克碾过街上的汽车、还是用燃烧弹烧尽整片森林,最爽的是还可以使用战术核弹选择性地摧毁整个城市中心。

      冲突世界一直都是NVIDIA显卡表现比较稳定的测试项目。在这次的比对中,GeForce GTX280再次获得上佳的成绩,而GeForce 9800GX2在打开抗锯齿之后表现稍降,他们都是第一阵营的选手。Radeon HD 4870作为新加入的选手,获得与拥有896MB显存的GTX260极其接近的成绩,相当出色,尤其在1920X1200 4XAA 16XAF的时候甚至以3帧的优势力压后者。

      在这个DX10游戏的测试中,HD 4850在打开抗锯齿的情况下领先对手9800GTX,默认状态下则基本持平,而上一代的HD3870得到的分数仅仅是HD 4870的一半。

    English version click here: First Review: HD 4870 and HD 4850

    Lost Planet Extreme Condition Version: V1.004
    Developer Homepage: http://www.capcom.com/
    Product Homepage: http://www.lostplanet-thegame.com/
    API: DirectX 10

      PC版《失落的星球》用增强的画面与游戏性来弥补没有新增内容的遗憾。游戏支持DirectX 9与DirectX 10,所以游戏可以运行在Windows XP与Windows Vista系统上。最令人注意的是游戏最高支持2560x1600的画面解析度,所以如果你拥有一款超强显卡与高清晰显示器,PC版《失落的星球》的画面将绝不逊于Xbox 360版本。游戏光影效果与各种其他效果看起来都美轮美奂,较Xbox 360版本游戏有大幅度提升。

      由于Capcom有意针对NVIDIA显卡进行优化,因此Lost Planet长期都是争议的游戏 (这次测试就没有加入COJ就是这个原因)。在看到其他媒体测试报告中提到AMD显卡能够得到比NV显卡更好的表现时,我们决定保留这项测试。

      在没有打开抗锯齿的情况下,GeForce 9800GTX就把HD 4800系列的两款产品都收拾了,只有在抗锯齿打开的情况下,HD 4870显卡才稍微体现出较9800GTX更好的性能,而HD 4850一直无法赶超8800GT显卡的表现,这和本轮测试中的多数情况大相径庭。

      在未发布的交火测试报告中,HD 4850 Crossfire也只是微弱领先GTX260,看来,这款游戏的测试争议将持续下去。

    English version click here: First Review: HD 4870 and HD 4850

    ◆ Radeon HD 4870 vs GTX 260

      参考价:Radeon HD 4870为299美元,NVIDIA GeForce GTX 260为399美元,均为新生代显卡,价格前者是后者的75%。

      36项测试数据中,双方打平(1%以内)的有4项,GTX 260领先的有11项,剩下的21项测试中Radeon HD 4870占优势。在NoAA/NoAF下,Radeon HD 4870平均领先GTX 260有1.56%,如果开AA/AF,则上升到2.28%。当排除Lost Planet这个争议性的游戏成绩后,这两项数据分别为5.5%和5.8%。

      以75%的价格,获得相当甚至更好的性能,Radeon HD 4870让GTX 260基本上是无地自容。

    English version click here: First Review: HD 4870 and HD 4850

    ◆ Radeon HD 4870 vs GTX 280

      参考价:Radeon HD 4870为299美元,NVIDIA GeForce GTX 280为649美元,均为新生代显卡,价格前者是后者的46%。

      36项测试数据中,双方打平(1%以内)的有3项,GTX 280领先的有28项,仅有4项测试中Radeon HD 4870占优势。在NoAA/NoAF下,Radeon HD 4870平均落后GTX 280有13.79%,如果开AA/AF,则有13.84%。当排除Lost Planet这个争议性的游戏成绩后,这两项数据分别为-10%和-11%。

      GTX 280的性能王者地位无可动摇,当然Radeon HD 4870的对手也不是它,然而以46%的价格获得80-90%的性能,GTX 280也是面上无光。

     

    English version click here: First Review: HD 4870 and HD 4850

    ◆ Radeon HD 4850 vs 9800GTX

      参考价:Radeon HD 4850为199美元,NVIDIA GeForce 9800 GTX为199美元,两者正是市场上的死对头。

      36项测试数据中,双方打平(1%以内)的有3项,9800 GTX领先的有11项,其它的22项测试中Radeon HD 4850占优势。在NoAA/NoAF下,Radeon HD 4850平均领先9800GTX有0.36%,如果开AA/AF,则有15.49%。当排除Lost Planet这个争议性的游戏成绩后,这两项数据分别为4%和20%。

      在NoAA/NoAF下Radeon HD 4850和GeForce 9800 GTX是差不多的,但在打开AA/AF下,Radeon HD 4850立马龙腾虎跃,将9800 GTX远远甩在身后,虽然价格相同,实际上Radeon HD 4850获得了明显的胜利,毕竟用这样档次的显卡玩游戏时,开AA/AF是最正常不过的事,难怪NVIDIA迫不及待地推出GeForce 9800 GTX+来应战。

     

    English version click here: First Review: HD 4870 and HD 4850

    ◆ Radeon HD 4870 vs 4850

      参考价:Radeon HD 4870为299美元,Radeon HD 4850为199美元,RV770的同门手足,后者的价格是前者的67%。

      36项测试数据中,Radeon HD 4870理所当然的全面压倒4850,Radeon HD 4870平均领先4850超过25%。换个角度来看,Radeon HD 4850的性能相当于4870的80%,也就是说Radeon HD 4850的性价比更好,不过考虑到金字塔效应,越到高端,性能提升越困难,Radeon HD 4870更能满足发烧级玩家的需求。

     

    English version click here: First Review: HD 4870 and HD 4850

    ◆ Radeon HD 4870 vs 3870X2

      参考价:Radeon HD 4870为299美元,Radeon HD 3870X2为319美元,一个单GPU,一个双GPU,两者的价格基本接近。

      36项测试数据中,双方打平(1%以内)的有2项,3870X2领先的有13项,其它的21项测试中Radeon HD 4870占优势。在NoAA/NoAF下,Radeon HD 4870平均领先3870X2有6.29%,如果开AA/AF,则上升到10.93%。如果去掉BiosShock这个Radeon HD 4870优势巨大的游戏成绩,两者更为接近。

      Radeon HD 4870以更低的价格和更小的体积,获得与Radeon HD 3870X2相当甚至高出的性能,加速了Radeon HD 3870X2的退市。

     

    English version click here: First Review: HD 4870 and HD 4850

    ◆ Radeon HD 4850 vs 3870

      参考价:Radeon HD 4850为199美元,Radeon HD 3870为135美元,新老两代产品,前期的价格基本上后者的150%。

      Radeon HD 4850全面获胜,这也是意料中的事,但是在开AA/AF的情况下,平均领先达到56.79%就有点让人意外,另一方面也佐证了RV770在AA性能上的强势回归。

      可以说Radeon HD 4850以相对于3870 150%的价格,额外得到近乎50%的性能,物超所值。

    English version click here: First Review: HD 4870 and HD 4850

    ◆ 全文总结:RV770吹响AMD反攻的号角

    AMD显卡下半年的主流产品线

      在我们看来,Radeon HD 4800系列显卡是AMD收购ATi 以来首次拥有准确定位的桌面型娱乐显卡,意义非凡。此次Radeon HD 4870/4850显卡分别以2199元及1399元的建议零售价问世,借助800个流处理器和一些架构上的改进,吹响了AMD反攻的号角,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让AMD和众多AFans扬眉吐气。

      ◎ 低价格高性能,全面打垮打手

      用这样的词来描述Radeon HD 4850/4870显卡,似乎颇有“枪手”嫌疑,但是当你认真看完我们的测试之后,也会觉得不为过。

      Radeon HD 4870显卡完全具备了和GeForce GTX 260相当甚至更强的实力,然而它的价格却只有GeForce GTX 260的3/4。

      而Radeon HD 4850与同价位的GeForce 9800GTX相比,在打开AA/AF的情况下,领先对手15%以上,堪称完胜!

      ◎ 超过1TFLOPs的计算能力

      Radeon HD 4800系列显卡是历史上首个浮点运算能力超过1TeraFLOPs的GPU,使得它们在通用计算领域有大展身手的资本,当然这还主要依赖于AMD在GPGPU上不断拓展,以便让RV770在图形处理之外的空间发挥它的超强计算能力。

      AMD和Intel联手推广Havok物理加速技术,随着驱动程序的不断完善和众多游戏对Havok引擎的采用,Radeon HD 4800系列显卡将会让游戏呈现更真实的物理效果。

      向通用计算进军将是GPU今后发展的重中之中,也将是AMD和NVIDIA甚至Intel的“口水”必争地,三方都是任重道远。

      ◎ 美中不足:功耗温度过高

      虽然AMD称Radeon HD 4850/4870的整卡功耗分别只有110/160W,但实际测试出来的结果显示,它们与整卡功耗为156/236W的GeForce 9800GTX/GTX 280不相上下,而且待机下的功耗也不低,第二代PowerPlay还有很多要改进的地方。

      由于功耗上的问题,带来了显卡的“高温”,即便是待机时GPU温度也有80℃左右,而满载下更近达到了近100℃,令人恐怖的足以烫伤你指头的温度!

      ◎ NVIDIA临阵变招推9800GTX+应对

      在Radeon HD 4800系列显卡强大攻势之下,迫使NVIDIA将这一区间的GeForce 9800GTX调整至1399元以下,并且NVIDIA推出以物理加速功能做为卖点的GeForce 9800GTX+显卡(1599元,相当于9800GTX的高频版),但是它对Radeon HD 4850难以构成威胁,无论是价格还是性能。

      Radeon HD 4850显卡已大量上市,Radeon HD 4870也将很快到来,最早预计会在6月25号上市,也有可能是在7月8号才来,而在8月,代号为R700的Radeon HD 4870X2也会为重新夺回显卡性能之王皇冠而战,AMD反攻的号角已吹响,2008注定不平凡。

     

      另外,关于ATI Radeon HD 4800的CrossFireX性能,我们已测试完成,包括双卡和三卡交火,敬请关注。

     

      您认为Radeon HD 4800系列会成功吗?快来发表您的意见

    ×
    热门文章
    1Arctic推出M2 Pro M.2 SSD散热器:易拆装设计,兼容PS5,售价9.99欧元
    2微星准备《黑神话 : 悟空》联名显卡?基于RTX 4080 SUPER EXPERT大神打造
    3英特尔酷睿Ultra 200V系列处理器规格曝光:共9款型号,最高30W功耗
    4AMD承诺每一代产品采用最先进的工艺,并持续在设计、封装和组装上进行创新
    5Minisforum推出UM890 Pro迷你PC:搭载R9 8945HS,配备双USB4端口
    6罗技推出G515 LIGHTSPEED TKL无线游戏键盘:超薄紧凑设计,高度仅22mm
    7《勇者斗恶龙III HD-2D重制版》PC配置要求公布:FHD最高画质推荐GTX 1060
    8华硕确认Ryzen AI 300系列发售时间:7月15日,部分笔电已开始接受预订
    9东芝发布MG10-D系列硬盘:传统CMR构建,最大10TB,支持SAS和SATA接口
    欢迎参与评论,每一条合规评论都是对我们的褒奖。
    登录快速注册 后发表评论
    登录 后发表评论,若无帐号可 快速注册 ,请留意 评论奖罚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