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X P
  • 编辑
  • 评论
  • 标题
  • 链接
  • 查错
  • 图文
  • 拼 命 加 载 中 ...

      在我们前几天的《完胜8600GTS 东翎 Radeon HD3850评测》文章中,对东翎 Radeon HD3850显卡和NVIDIA GeForce8600GTS显卡之间作了比较详细的对比测试,结果显示合理的定价将注定其会成为市场上最具性价比的公版HD3850。

      但是看完测试之后有网友提了很多宝贵的意见,指出拿规格强大的HD3850和NVIDIA旧的8600GTS产品做比较,难免有点可惜,很多玩家都希望看到HD 3850和同规格的HD 3870相比慢了多少,以及和对手NVIDIA的新生明星显卡GeForce 8800GT的对比结果又是怎样?因此,我们找来了同是公版设计的东翎 Radeon HD3870 512M GDDR4显卡再进行了一次对比测试,看看和你心目中的猜想是否一样。  

    同步上市的东翎 Radeon HD3870显卡。

      由于时间和客观因素所限,我们这次只对比了公版的HD 3850以及GeForce 8800GT显卡的性能,市场上的非公版产品并未能一一详细测试,但通过测试结果相信会对玩家挑选HD 3850、HD3870以及GeForce 8800GT三款显卡起到一定的参考意义,这也是我们希望做到的。  

    ◆ 原厂品质, 东翎Radeon HD3870显卡

    东翎 Radeon HD3870显卡显卡基于最新的RV670 XT芯片,采用55nm工艺生产,晶体管数量为6.66亿个,内置320个流处理器单元,并拥有16个纹理单元和16个Render Back-Ends。完全采用了ATi B339公版设计,显卡的默认核心/显存频率为777/2252MHz。

    东翎 Radeon HD3870显卡背面裸照。

    东翎 Radeon HD3870显卡的RV670 XT芯片,芯片是2007年第四十三周生产,封装地点台湾省。

    供电模块部份特写,用了钽电容、贴片式固态电容以及全封蔽式陶瓷电感,并且可以看到电容上都有代表ATi原厂严格品质QC的蓝色水笔印。

      东翎HD3870和HD3850的供电部分都是采用核心两相显存一相的设计,用料和布局比较相似但有所不同,HD3870是全固容电容设计,并且加装了加装了MOS散热片,散热降温方面考虑得相对更周到一点。

    ◆ 东翎Radeon HD3870显卡细节部分(二)

    显存方面,采用了三星的GDDR4 0.8ns显存颗粒,编号为K4U52324QE-BC08。

    显卡正面共8颗32Mx32bit显存颗粒组成512MB/256bit的显存规格,默认频率高达2252MHz,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从R600 512bit到RV670 256bit的带宽损失。

    接口方面采用了支持HDTV输出的S-Video和两个双路DVI接口,原生支持HDCP协议和HDMI输出。

    东翎 Radeon HD3870原生支持ATI CrossFireX技术

    ◆ 东翎Radeon HD3870散热器拆解

    拆卸原装散热器后的东翎 Radeon HD3870显卡,可以看到正面显存颗粒和MOS部份都加装了纯铜的散热片。

    东翎 Radeon HD3870的原装散热器,风扇体积相比HD3850的较大,但比起HD 2900XT的还是要纤瘦一点。为了保证良好的散热效果,散热器采用了导流风槽设计,需要占据1条PCI槽的空间。

    和显卡核心充分接触的纯铜底座。

    HD3870原装散热器里面的结构非常简单,并不像R600的散热器那样复杂,没有热管,只使用了一块精密切割工艺的全铜散热片。

    散热器使用了智择(香港)所生产的涡轮风扇,电压12v,电流0.6安培。

    一体化设计的纯铜显存散热片以及供电模块MOS散热片。

    ◆ 硬件测试平台及说明

      整个测试过程中,室温保持在23度(空调房),平台裸露在外,因此实际测试得到的温度会比装在机箱中有所差别。

      显卡驱动用了能正确识别Radeon HD3870显卡的催化剂7.11版本。所有游戏设置均打开了最高特效,而AA和AF均由游戏内建的情况而定,我们不使用驱动面板进行强制性驱动。

      高清播放的测试影片选择我们选择了规格均为1080P的,H.264编码和VC-1编码各一个影片片段,另外我们手动在主板BIOS里关闭了CPU的其中一个核心,用“单核”去测试HD 3850的UVD引擎,这样就可以均衡考验东翎 Radeon HD3870显卡的高清解码能力。而播放软件方面,统一采用PowerDVD Ultra 7.3.3319最新版本来播放。

    ◆ 极限频率超频及温度测试

    最新版本的GPU-Z 0.11可以正确辨认Radeon HD 3870显卡。

      

      经过反复的测试验证,我们手上的这块东翎 Radeon HD3870显卡最终可以在860/2600MHz(实测857/2592MHz)下稳定的通过任何测试,核心和显存频率提高了83MHz(10%)和348MHz(15%)。从超频结果来看,东翎 Radeon HD3870的超频能力只能说是一般,没有给我们带来太大的惊喜,和之前测试的东翎 Radeon HD3850处于同一水平。

      东翎 Radeon HD3870加入了ATI笔记本才使用的PowerPlay专利省电技术,它可以根据实际负载动态调整核心频率和电压,再结合RV670 XT的55nm新工艺,可以使运行时的温度和发热量大幅度下降。

    待机时的2D模式核心频率仅为297MHz,此时的温度为46度,比HD3850要低7度。

    运行ATi Tool的测试让显卡满负荷运行,风扇从默认转速自动提升到42%,此时的核心温度为84度。

    通过RivaTuner手动把风扇调到全速运行,并进行ATITool满负荷测试,此时的显卡核心温度为52度,但要注意的是,虽然核心温度降得很低,但全速运行后的风扇噪音不容忽视,非常的刺耳。

    ◆ 高清播放CPU占用率测试

      测试高清时为了更明显的突出显卡GPU硬件加速解码的能力差异,我们在主板BIOS里手动关闭了CPU的其中一个核心,用以对比开启和关闭Avivo HD硬件加速之后的CPU占用率。

    H.264测试片段,关闭Avivo硬件加速,点击放大。

    H.264测试片段,开启Avivo硬件加速,点击放大。

    VC-1测试片段,关闭Avivo硬件加速,点击放大。

    VC-1测试片段,开启Avivo硬件加速,点击放大。

      由于和HD 3850采用的GPU核心一样,所以测试结果可以看到,HD 3870和HD 3850在硬件解码能力差不多,并没有太大的差异。

    ◆ GeForce 8800GT vs. Radeon HD3870

    ◆ Radeon HD3850 vs. Radeon HD3870

    ◆ 全文测试总结分析

      从我们的测试结果来看,在所有的测试项目中,HD 3870都要落后于GeForce 8800GT,GeForce 8800GT效能领先HD 3870平均在14%左右;而HD 3870凭借着256M GDDR4和频率的优势,在所有测试项目中领先HD 3850大约20%。结合我们之前的东翎 Radeon HD3850显卡测试结果,用一句来说,就是HD 3850完胜8600GTS,而GeForce 8800GT却彻底打败了HD 3850以及HD 3870。

      目前市场上已经开卖的公版HD3850的价格大多数是1499元,而公版HD 3870就是1999元,只有东翎一家的HD 3850/3870是卖1299/1799元,这和AMD官方给出的指导价相差较大,如果你热衷于ATi"原厂"显卡品质,心急想使用而又不想再等的话,目前可以考虑东翎的HD 3850/3870显卡。

      从产品方面来看,HD3870 512M GDDR4相比HD3850 256M GDDR3的性价比要低很多,因为二者之间的差额达到了500大元,但性能却只有20%提高,并且超频能力都处于同一水平,GDDR4的优势并不突出。HD3850由于显存只有256MB,有可能会无法满足某些DX10新游戏在高分辨率下打开AA和特效运行的需要,这点比较可惜,而HD3870 512MB就完全没有这个问题。在所有的测试项目里,HD3870的性能都不如GeForce 8800GT,但不代表NVIDIA可以很轻松地一直笑下去,因为NVIDIA还未能解决目前GeForce8800GT 512MB大量缺货的情况,再加上定位于1500元的8800GT 256MB版本何时大量上市目前还是个未知数,在1299-1999元之前存在很大的空隙。

      东翎HD3850、HD3870和GeForce 8800GT的市场价分别为1299元、1799和1999元,其中HD3850是256MB显存,而HD3870和GeForce 8800GT是512MB的。在这三者当中,追求性能第一的用户可以优先考虑GeForce 8800GT,注重高清视频播放和对性能有要求的用户只能选择HD 3870了,而HD3850是对性价比敏感的用户首选。总的来说,目前第一批上市的公版显卡定价还是有些偏高,建议新装机的朋友可以先忍一忍,等各大AIB和通路厂商的非公版显卡都上市之后,相信价格就会趋于稳定,届时会有更超值的产品等着您!尤其是等HD3850 512MB和8800GT 256MB上市之后,竞争激烈的显卡市场将会变得更加热闹,到时您又将会如何去选择呢?

    ×
    热门文章
    1AMD在考虑把锐龙7 9700X的TDP提至120W,以减少和锐龙7 7800X3D的差距
    2开发者称玩家对游戏画面需求过高,导致游戏开发周期过长
    3七彩虹带来两款RTX 4070 Ti SUPER“V2”显卡:换用AD102芯片
    4iOS上的3A大作遇冷,销量数据远落后于其他平台
    5AMD Ryzen AI 9 HX 370新跑分曝光:单核持平R9 7945HX3D,多核仍低于后者
    6科赋发布全新FIT V DDR5内存:低调内敛白色外观,低矮设计高度仅33mm
    7《魔兽世界》国服官宣8月1日上线,2024 ChinaJoy将有《炉石传说》回归消息
    8影驰上架RTX 4060 Ti 金属大师B 显卡:纯黑金属外壳,售价3499元
    9一加 Ace 3 Pro手机体验:释放最强性能,引领续航革命
    欢迎参与评论,每一条合规评论都是对我们的褒奖。
    登录快速注册 后发表评论
    登录 后发表评论,若无帐号可 快速注册 ,请留意 评论奖罚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