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X P

  • 编辑
  • 评论
  • 标题
  • 链接
  • 查错
  • 图文
  • 拼 命 加 载 中 ...   目前的DIY市场,同质化产品将越来越没落,唯有个性化有特色的产品才能让消费者怦然心动从而为你的产品买单。高端显卡中,像华硕的ROG系列、微星的Lightning系列、技嘉的SOC系列都脍炙人口,令人垂涎三尺,进而像影驰的HOF、索泰的至尊等都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盈通则是另一个生动的例子,我们最近对它的游戏高手系列作了较多的测试,如R6850、GTX 560 Ti等,显卡品质确实可圈可点,能深切感受到盈通在产品设计与制造上的诚意与用心。

      说到具体产品,盈通R6850GTX 560 Ti游戏高手显卡都是采用了自行研发的PCB设计,在元件选料也是下足了功夫,美中不足的是,它们都使用了第三方散热器,R6850使用的是AC三风扇散热器Accelero Xtreme Plus,GTX 560 Ti使用的是超频三黑海,单纯从产品形象来说就大打折扣,自行研发的心血大半埋没到这些同质化的散热器当中,有谁见过华硕、微星高端显卡用过第三方散热器?


      盈通游戏高手R6850 PCB(点击放大)

      早在对盈通游戏高手R6850进行测试时就发现其PCB左边作了半月形开孔设计,但是搭配AC三风扇这个开孔设计是没有什么意义的。盈通曾给我们透露:原打算使用全封闭涡轮式散热方案的,因此开设了半月形开孔。言外之意,盈通正在设计自己的涡轮式散热器。

      结果应该大多数人都知道,盈通不久前推出了其游戏高手R6950,搭配的正是自行设计的新型涡轮式散热器,号称“鹦鹉螺散热器”。


    独具特色的盈通游戏高手R6950

    盈通游戏高手R6950特色简览

      除了“鹦鹉螺散热器”外,盈通游戏高手R6950还是很有特色的,先简单介绍一下:

      增加了背板设计,甚至还给去耦电容开了两个“天眼”,是为了让消费者能看到它?其它开孔的还有配合风扇的两个半月形,PWM控制芯片部位,电压调节DIP开关部位(这个必须有)。


      盈通游戏高手R6950 PCB正面(点击放大)

      仔细对比前面R6850的PCB,就会发现R6950的PCB与之非常类似,左边那个镂空设计多么眼熟,在一些小地方有所变动,变化最大的是供电部分,R6950采用了12+2+1相供电设计(公版为6+2+1),堪称豪华。


      盈通游戏高手R6950 PCB背面(点击放大)

      在PCB背面依旧搭载了两颗NEC去耦电容,在PCB顶部还保留有电压测量点,但是R6950的背板并没有在测量点开孔,看来平常应用下这个功能是用不上。

      在左下部分,盈通游戏高手显卡上的电压调节DIP依然可见,R6950的默认电压只有1.10V,通过这个DIP开关,可以将核心电压调节到1.25V,有利于超频爱好者的发挥。

      盈通游戏高手R6950的默认核心频率为850MHz,比公版的800MHz略高,显存频率为1250MHz,和公版相同,其工作电压为1.10V(我们测试过的公版电压为1.175V)。

    “鹦鹉螺散热器”和“鹦鹉螺”


    拆解后的游戏高手R6950

      由于这张卡的散热器太过于“招摇”,以至于我对显卡本身的很多优点视而不见,迫不及待的将它大卸八块。

      盈通称散热器利用了“鹦鹉螺”腔体设计特殊风道,从内部结构中吸收精髓,在设计过程中应用“鹦鹉螺”腔体原型特征进行制作。在此之前,对“鹦鹉螺”是一无所知,就算百度一下,也只懂得世界上第一艘蓄电池潜艇和第一艘核潜艇因为仿“鹦鹉螺”设计而被命名为“鹦鹉螺号”。那么“鹦鹉螺”在散热设计有什么可以学习借鉴的?


    “鹦鹉螺”生物


    “鹦鹉螺散热器”就是这样的

      当我把“鹦鹉螺散热器”拆解开后,不免有些失望,不好意思,因为我实在是不能将这个散热器同“鹦鹉螺”联系在一起,想想“鹦鹉螺”内部有30多个小房间,结构复杂,但是这个涡轮结构的“鹦鹉螺散热器”除了风扇大一号外(11cm),和普通的涡轮散热器又有什么区别呢?

      或许导风罩风扇外沿那个旋转式的沟槽能看出有点“鹦鹉螺”的影子,盈通老王解释说:“在上面较狭窄的腔体里对风进行压缩,到下面较宽大的腔体里,将风甩出去,这是和传统涡轮风扇很大不同的。在这点上我们借鉴了鹦鹉螺旋转楼梯结构,气流效率更高。”

      多几个角度来看下这个散热器:


    完整的鹦鹉螺散热器

      鹦鹉螺散热器体积相当庞大,占据三卡槽位置,整卡长度达到28cm,虽然不如AC三风扇那么长,但是它更高更厚,这么大的体积的主要原因是采用了更大直径的风扇。而且过大的体积使得显卡上两个6pin电源接口被阻碍,只好使用延长线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三种散热器显卡对比

      难道“鹦鹉螺散热器”背后的本质就是暴力?依靠体积上的扩张,赢得散热性能甚至是噪音方面的优势,AC三风扇散热器就是这种暴力的典型代表。


    散热主体,纯铜底座+5根6mm热管


    1125规格的涡轮风扇(ID Cooling定制),比普通的8cm风扇要大要厚

      实际上风扇才是这个散热器的真正主角,由ID Cooling特别定制,直径达到11cm,厚2.5cm。这个风扇被设计成双面进风,即使把正面进风口全封闭,也可以从背面进风,而对散热几乎没有影响(实测),这对于空间拥挤的机箱非常实用,不会因为正面的进风量小而令散热性能大打折扣,这个问题对大多开放式散热风扇却是个症结。

      还是那句话,只要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上机溜溜就可以知道它强不强。

    实践出真知

      测试很简单,跑FurMark 1.9.0,记录稳定后的GPU温度,同时,为了考量散热器对整个平台散热的帮助,还监测了机箱内部两处的温度(T1和T2)。


    测试平台

      当然是封箱测试,机箱内测温点T1设在机箱下方,电源与硬盘架之间,测温点T2设在机箱上方,靠近CPU散热器附近。机箱的风道为前面板进风,后方和上方出风。

      参照对象为AC三风扇散热器Accelero Xtreme Plus,同样安装在盈通游戏高手R6950上进行测试,也就是说,同一显卡搭配两个不同的散热器,显卡频率与电压均为默认状态(840/1250MHz/1.10V)。

      开机的第一感觉,鹦鹉螺散热器启动时转速很高,有很明显噪音,几秒后转速下降,至安静状态。

      先看看GPU温度对比:

      待机时两个散热器下的GPU温度相同,满载时AC三风扇散热器的性能更好些,鹦鹉螺散热器下的GPU温度只比AC三风扇高3度,其实也这在意料之中,暴力的Accelero Xtreme Plus散热器有着非常优秀的性能,这在我们以前的多次测试中得到过验证,至今还没有一款散热器在性能上能超越它。

      从散热性能上来说,鹦鹉螺散热器是很出色的,但与此同时,它的噪音却不能被无视

      FurMark满载时,鹦鹉螺散热器的风扇转速达到2400RPM,它不是8cm的风扇,而是11cm的,即便是安装在机箱内,呼呼的噪音也不绝于耳,和安静的AC三风扇散热器相比,那噪音要高出一截。

      关于噪音,需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默认状态下(不加压不超频),在平常游戏中很难再现FurMark下这样的GPU高温,经测试,3D游戏中R6950的GPU温度一般在60-62℃间,风扇转速在1900-2000RPM,这个时候噪音要小很多;第二,如果加压超频,GPU的功率会大增,当我将核心电压加至1.15V,核心频率提升到900MHz,再跑下游戏,GPU温度会在66℃左右,风扇转速达到2200RPM左右,噪音回升。

      所以,如果你不超频或小超一点的话,请无视这个噪音,如果要大幅超频,那么噪音就是个问题。关于这个,盈通称会在后续版本中提供两个频率供选择,即类似静音模式和性能模式。

      再看看它们对平台散热的帮助:

      T2是机箱内上方CPU附近的温度,涡轮结构的鹦鹉螺散热器在这方面表现出了优势,满载工作时T2的温度比使用AC三风扇散热器低了近5℃,这主要是因为它将热空气更多的是排到了机箱之外,这种方式有利于CPU及MOSFET等部件的散热,而AC三风扇散热器为开放式的,热空气是在内部流通。

      在长时间开机状况下,盈通游戏高手R6950可以为机箱内部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让CPU和主板、内存等工作温度更低,长远地看,对它们的使用寿命大有好处。

      T1是机箱下方的温度,可以看到鹦鹉螺散热器下该点的温度更高,这是什么原因呢?


    鹦鹉螺散热器并不是完全封闭的结构

      无论是NVIDIA还是AMD使用涡轮散热器的公版显卡,其散热器都是一个封闭的结构,热空气全部通过挡板开孔排到机箱外,但鹦鹉螺散热器不太一样,它并不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结构,在尾部还是开放式的,气流在离心力作用下大部会甩到机箱外,但依然有相当部分的气流会通过开放式的尾部与机箱后挡板发生碰撞,并反弹回机箱内(集中在下方),这样造成T1处的温度更高。

      我们假设鹦鹉螺散热器是全封闭式的,会是什么样的情况?


    将开口处密封起来

      用很简单的方式将散热器尾部开口处密封起来,这样一个封闭的涡轮散热器就搞定了,再跑下FurMark测试下温度,机箱下方T1处的温度从28.5℃下降到了27.3℃,GPU温度从73℃下降到了72℃,而机箱上方T2处的温度几乎没变。

      虽然对散热帮助不大,但也算有益无弊。盈通之所以没作封闭结构,或许是因为散热器的高度超过了挡板,在设计制造上增加了难度?

      另外,盈通称PCB上的半月形开孔有利于改进散热,我顺便也作了下测试(用透明胶将开孔封住),暂时没发现开与不开孔在散热方面有什么影响,如果同时把正面进风口也密封起来,那么这个开孔可以发挥一点作用,但作用也很小,想必也没人会把正面进风口全密封起来吧。

    独有DIP电压调节,超频更给力


    核心电压调节DIP

      目前的显卡超频软件暂时还不能支持Radeon HD 6950的电压调节(独家支持的除外),不过盈通游戏高手独有的电压调节DIP开关让这个问题变得很简单,在R6950中其具体电压设置如下:

        1.10V:拨片1在“1位置”,拨片2在“2位置”(拨片都在底部,默认状态)
        1.15V:拨片1在“ON位置”,拨片2在“2位置”(拨片1拨上去)
        1.20V:拨片1在“1位置”,拨片2在“ON位置”(拨片2拨上去)
        1.25V:拨片1在“ON位置”,拨片2在“ON位置”(拨片全部拨上去)

      在默认电压下(1.10V),R6950的核心频率只能达到900MHz,如果将DIP中的拨片2拨上去,这样核心电压将会加至1.20V,此时R6950可以稳定超频至930/1350MHz,相比只能在默认电压下超频的其它HD 6950显卡,盈通游戏高手显然是技高一筹。


    在1.20V下,R6950稳定运行于930/1350MHz下

      盈通游戏高手R6950在930/1350MHz下可以通过3DMark 11测试,与默认状态下的性能比较大约有5%的提升(请忽略上图中的得分,因为我平台的CPU很菜)。

    彰显个性,品质有待改进

      正如在前面所说的,唯有个性化特色的产品才能吸引眼球才能更好树立品牌形象,盈通的鹦鹉螺散热器至少做到了这一点,因为它是独一无二的,盈通无疑走了正确的一步。

      这并不是说鹦鹉螺散热器是完美的,实际上它离完美还有老远的距离。至于它和“鹦鹉螺”生物有什么关系,我觉得也没必要过份去比较。至少它能提供不错的散热性能,在同类型散热器中暂时无出其左右者,同时可以改善机箱内部的生态环境。本质上它走的仍是堆料式的暴力路线,以至于体积庞大,存在明显的启动噪音,满载时噪音也不小,另外散热器做工一般,模具不够精致。

      鹦鹉螺散热器有着很大的改进空间,期待能看到“鹦鹉螺散热器”二代,更精美,更安静,更轻巧,更独一无二。就盈通游戏高手R6950而言,亮点多多,用料扎实,超频能力出色,1999元的价格也很实在。

    ×
    热门文章
    113/14代酷睿CPU不稳定问题引发主板厂商担忧,或影响Arrow Lake发布和销售
    2AMD驱动更新首次集成Radeon Anti-Lag 2,FSR 3.1可用于5款新游戏
    3华硕发布Dual Radeon RX 6600 V3显卡:配新款散热模块,外形变得更紧凑
    4X870/X870E主板或9月30日发售,与AMD发布Ryzen 9000X3D系列时间相近
    5《神力科莎EVO》正式发布,预计将于年内发售
    6华硕A23 光影 洞见版机箱上市:前置金属洞洞面板,黑白双色,首发369元起
    7Steam 2024夏季特卖开启:至7月11日上午10点,精选深度折扣游戏低至0.5折
    8Epic平台免费领取《无光之空》, 至7月4日23点截止
    9英伟达GeForce Game Ready 556.12 WHQL驱动:为《第一后裔》等新游戏优化
    已有 11 条评论,共 99 人参与。
    登录快速注册 后发表评论
    • 超能网友管理员 2011-06-14 09:39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4次举报

      支持(4)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1#

    • 超能网友一代宗师 2011-06-14 09:19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4次举报

      支持(4)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0#

    • 超能网友一代宗师 2011-06-14 09:12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4次举报

      支持(4)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9#

    • 游客  2011-06-14 00:12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4次举报

      支持(4)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8#

    • 游客  2011-06-13 20:57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4次举报

      支持(4)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7#

    • 我匿名了  2011-06-13 17:36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4次举报

      支持(4)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6#

    • 游客  2011-06-13 17:21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4次举报

      支持(4)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5#

    • 超能网友博士 2011-06-13 16:17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4次举报

      支持(4)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4#

    • 超能网友终极杀人王 2011-06-13 16:03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4次举报

      支持(4)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3#

    • 我匿名了  2011-06-13 15:55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4次举报

      支持(4)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2#

    • 我匿名了  2011-06-13 15:17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4次举报

      支持(4)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

    登录 后发表评论,若无帐号可 快速注册 ,请留意 评论奖罚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