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X P

  • 编辑
  • 评论
  • 标题
  • 链接
  • 查错
  • 图文
  • 拼 命 加 载 中 ...

      上个月的“双核争霸战”之中,AMD和NVIDA都祭出了自己的杀手锏,HD 6990和GTX 590的激情碰撞使得“卡皇”之争犹如精彩的电影一般跌宕起伏,整个三月也因此显得热闹非凡。

      四月份并没有什么重量级的显卡发布,双方从旗舰级到入门级的新一代产品布局已经进入收尾阶段,AMD刚刚低调推出Radeon HD 6450入门级独显,NVIDIA这边也悄悄准备了GeForce GT 520

    GT 520的发布补齐了NVIDIA新一代产品在入门级市场缺失的一环

      在NVIDIA目前的产品线中,产品自高而下的定位依次有GTX 590、GTX 580、GTX 570GTX 560 Ti、GTX 460、GTX 550 Ti、GTS 450、GT 440,GT 430,最便宜的GT 430也要499元(官方价),最低端的入门级显卡还是上一代的GT 220,仅支持DX10.1规范,目前来看NVIDIA还缺少一款支持DX11的入门级独显,GT 520的出现补齐了缺失的一环。

    映众也推出了至尊海量版GT 520显卡

      目前GT 520已经正式发布,但是国内产品上市要等到下个月(5月9日),不过相关产品已经出现在市场上了,比如映众(Inno3D)的GT 520至尊海量版,下面先来看下GT 520显卡的一些基本规格。

    ◆GeForce  GT 520规格简介

      GT 520显卡为GF119架构,它由GF110架构中最基础的GPC单元外加一组显存控制器组成,可以看作GF108架构精简一半的产物。

    GF119基本就是GF110架构中的一组GPC单元

      NVIDIA将GT 520定位为前代GT 220的继任者,它基于Fermi架构,拥有48个CUDA核心,8个纹理单元和4个ROP光栅单元,SP单元等同于GT 220,但是纹理单元和ROP单元比GT 220要少了一半,作为补偿,GT 520的核心/shader频率提高到了810/1620MHz。

    GT 520与GT 430、GT 220规格比较

      显存方面,上面三款显卡都使用了DDR3显存,不过GT 520的显存位宽为64位,只有GT 220和GT 430的一半,这使得其显存带宽只有14.4GB/s,比GT 220还要低,对游戏性能会有一定的影响。

    GT 520不支持NVIDIA 3D Vision技术中的3D游戏

      此外,在查询官网信息后可以看到,GT 520支持DX11、CUDA以及PhysX加速,也支持3D Vision中的照片、电影和蓝光,但是不支持3D游戏(估计是因为其3D性能较低的缘故)。

    映众GT 520至尊海量版显卡的显存速率显示只有667MHz,比官方要低

      单从规格上看GT 520并不占多少优势,甚至比上代的GT 220还有所不如,不过它主打低功耗,其最大功耗为29W,也只有GT 220的一半,比GT 430的49W也要低得多,功耗上的优势会让它在OEM市场和HTPC领域如鱼得水。

    ◆ 映众GT 520至尊海量版显卡赏析

    映众GT 520至尊海量版显卡

      映众GT 520至尊海量版显卡采用了大家喜闻乐见的刀版设计,只占用一个插槽位,大大减少了空间占用。

    映众GT 520至尊海量版显卡PCB

      这款显卡的PCB基于公版设计,长宽为5.7*2.7英寸(14.5*5.9cm),身材很mini。PCB布局比较清晰,供电位于PCB左侧,GPU核心居中,最右边则是显存颗粒。

    映众GT 520至尊海量版显卡PCB背板

    映众GT 520至尊海量版显卡的散热器

    由于PCB较窄,VGA接口通过排线连接至挡板处

    显卡的GPU核心代号为GF119-300-A1

    显存颗粒

      显存颗粒上看不到具体的厂商标识,从编号128X16DDR3来判断,单颗位宽16bit,DDR3类型,一共四颗显存共1GB容量。

    供电电路

      由于显卡的供电要求比较低,供电电路也比较简单。整卡只使用了单相供电,电容为万裕ULR全固电容,电感也是方形铁素体封闭式,供电PWM芯片则为Rictek的RT8120A,支持一相供电管理。

    视频输出接口

      输出接口则提供了VGA+DVI+HDMI三种搭配,方便用户接驳LCD显示器或者大屏幕高清电视。

    ◆ 测试平台及说明

      由于GT 520的性能较低,我们为之搭配了一套比较相配的双核LGA 775平台,避免大马拉小车。测试平台为Win 7 64 SP1,并安装相应的主板驱动。

      本来GT 520的对手应该是GT 220,不过手头缺少这款显卡,所以测试对比的是GT 430,由于规格只有它的一半,性能上自然没有悬疑,因此游戏测试只做个参考吧,毕竟这款显卡主打人群对游戏性能并没有多高的要求。

    ◆ 高清播放测试

      目前的显卡早已经实现了对高清影片的全程硬解,所以GT 520应对VC-1、H.264以及MPEG-2三种编码的电影的硬解加速毫无压力,用户只需要在PowerDVD中选择开启加速即可。

    硬解H.264编码的电影CPU占用率只有1.66%

    硬解MPEG-2编码的电影CPU占用率平均为3.69%

    硬解VC-1编码的电影CPU占用率平均只有1.89%

      硬解高清影片上GT 520毫无压力,显卡的功耗、温度和噪音情况才更值得用户注意,下面再来看下显卡的功耗与温度测试。

    ◆ 功耗与温度

      功耗方面选择了待机、视频播放、游戏以及Furmark拷机四种模式。

    整机功耗测试

      GT 520最大的优点就是功耗低,最大功耗只有29W。实际测试中,GT 520在待机下只有57W,比GT 430低3W,差异还比较小,随着显卡负载的加大,它的功耗优势也渐渐显示出来。视频播放时要低4W,玩游戏时要少11W,而极限满载的情况下则有19W的差距,节能优势比较明显。

      从显卡温度上来看,在Furmark拷机下,GPU核心温度最高上升至68度(室温23度,裸机环境),温度表现尚可。与此同时,显卡的风扇的实际转数未知,但是主观感受上感觉不到噪音的存在,只在靠近显卡时才能听到风扇的运转声。综合来看,显卡的温度和噪音控制比较好,当然要是能做到完全静音就很完美了。

    ◆ 超频性能测试

      GT 520拥有两种状态,节能的P8状态电压为0.9V,高性能P0则为1.11V,目前的超频软件还不能调节电压,所以超频时只能在默认电压下进行。

    GT 520的电压范围为0.9-1.110V,目前软件还不支持电压调节

      使用最新版的MSI Afterburner 2.20 beta版对频率进行调整,核心频率上限为1055MHz,显存频率上限则为870MHz,不过这个频率下不能稳定运行,最终结果为1031/2062/870MHz,3DMark 11的E模式得分为1209分

    GT 520可以在默认电压下超至1031/2062/870MHz

      对比原始810/1620/667MHz的965分性能提高了25.2%之多

    映众GT 520默认频率下的成绩只有965分

      目前虽然不能调节电压,但是默认电压下GT 520的超频能力就已经很强悍,核心轻松过1G,最终的性能也有大幅提高。只是有一点不解的是,映众这款显卡的显存频率较低,只有667MHz,软件最大可调范围也只有870MHz,尚不能达到官方标定的900MHz,不知是不是厂商的个别问题,由于手头只有这一款GT 520,这个疑问还要看更多型号的产品才能解释。

    ◆ 3D性能测试

      需要注意的是,送测的映众GT 520的显存频率为667MHz,低于NVIDIA标称的900MHz,使用超频软件最大也只能拉高到870MHz,所以真实的GT 520性能会比上图中的成绩要略微高一点(30MHz显存的差距对性能影响其实比较小)。

      从实际性能上来看,GT 430在1680x1050分辨率、中等画质下应付当前的DX10/DX11游戏已经有些勉强了,规格减少一半的GT 520更加力不从心了,不过对DX9游戏还是可以的,《街霸4》和《Left 4 Dead2》都能在中等或者最高画质下保持30帧以上的速度,而且GT 520在中高画质下对付《WOW》这样的网游也不成问题,其他的像《愤怒的小鸟》、偷菜之类的小游戏更不在话下。

      如果将GT 430的性能视作100%的话,那么公版GeForceGT 520的性能大约为61%,映众这款GT 520由于显存频率较低,性能只有56%,这样一对比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到GT 520与GT 430性能差异了。

      就性能来说,GT 520只能应付一些要求较低的3D游戏,要求较高的DX10/DX11的游戏就难以为继了,不过GT 520基本都会做成半高的刀版卡,GT 430虽然也比较小,但是二者在体积上仍有较大差距,对GT 520的性能也不要有什么过多要求了。 

    ◆ 全文总结

      目前AMD和NVIDIA的产品布局已经趋于完整,中高端独显已经遍地开花,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织完一张大网静待对手来临,这一点对NVIDIA来说尤为重要。在GTX 400时代,NVIDIA急于应付中高端显卡Fermi架构并没有打进入门级市场,GT 430也只能在中低端徘徊。随着GTX 500系列的给力,NVIDIA现在可以腾出手来填补这个空白了。

      NVIDIA推出的GT 520主要是取代上代的GT 220,作为NVIDIA入门级的DX11显卡,它与次入门级的GT 430相比性能上有明显差距,表现在游戏中有30-40%的略后,对照我们之前的测试,GT 520与GT 220的游戏性能基本相当,不过GT 520能够支持DX11。GT 520最大的优势在于功耗较低,TDP功耗只有29W,只有GT 220的一半,再加上厂商大都将其设计为单插槽半高型,因此它非常适合用作HTPC显卡,OEM领域也会大放光彩。

    刀版造型使得GT 520非常适合HTPC或者对体积、静音有要求的用户

      另外,GT 520的超频能力非常强悍,默认情况下就可以达到1.03GHz的核心频率,性能也会有20%以上的飞跃,虽然整体性能依旧羸弱,但也聊胜于无。

      GT 520的官方建议价为399元,与GT 220持平,比GT 430的499元要低100元,可以说是目前售价最低的DX11独显,考虑到价格和尺寸上的优势,对于HTPC用户和入门级游戏玩家,GT 520或许会成为你计划的一部分。

    ×
    热门文章
    1英伟达明确通知各品牌:RTX 40系列GPU供应量将会减少
    2微星准备搭载AD102的RTX 4070 Ti SUPER显卡:启用不到一半的CUDA核心
    3《艾尔登法环:黄金树幽影》硬件需求测试:玩家受苦,显卡享福
    4微软新款Surface产品获iFixit称赞:改进明显,变得更易于维修
    5利民推出Frozen Infinity系列一体式水冷:无限镜ARGB设计,售价329元起
    6雷神银翼LQ27F240E显示器上市:2K@240Hz,OLED屏,首发价2999元
    7为应对Blackwell产品爆炸性需求,英伟达将增加订单及新的供应商
    8噪声也影响风扇转速?VR开发者探明了苹果Vision Pro的散热机制
    9JEDEC发布Compute Express Link支持标准:定义CXL内存模块的功能和配置
    已有 14 条评论,共 21 人参与。
    登录快速注册 后发表评论
    • 游客  2011-11-30 18:41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1)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4#

    • 游客  2011-04-25 20:32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3#

    • 超能网友初中生 2011-04-17 15:00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2#

    • 游客  2011-04-17 09:19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1#

    • 游客  2011-04-14 17:49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0#

    • 超能网友终极杀人王 2011-04-14 17:08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9#

    • 游客  2011-04-14 17:07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8#

    • 游客  2011-04-14 16:48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7#

    • 游客  2011-04-14 16:05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6#

    • 超能网友终极杀人王 2011-04-14 15:35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5#

    • 超能网友研究生 2011-04-14 15:25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4#

    • 超能网友终极杀人王 2011-04-14 15:24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3#

    • 超能网友终极杀人王 2011-04-14 15:20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2#

    • 我匿名了  2011-04-14 15:12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1次举报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

    登录 后发表评论,若无帐号可 快速注册 ,请留意 评论奖罚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