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X P

  • 编辑
  • 评论
  • 标题
  • 链接
  • 查错
  • 图文
  • 拼 命 加 载 中 ...

      Intel一直奉行着Tick-Tock发展模式,即在偶数年带来全新的微架构,奇数年则更新工艺制程,虽然近年来发展步伐略有放缓,但依然遵从着这一规律。

      在2008年11月Intel发布了定位发烧级的Nehalem架构Core i7系列处理器以及配套的X58主板后,在将近3年的漫长岁月中一直统领着超高端DIY市场,直至今年上半年还继续推出了Core i7-990X的顶级型号,而老迈的X58芯片组寿命也得以延续。

      不过Core i7-990X将会是Nehalem架构中的末代皇帝,而X58芯片组也即成为绝唱,因为面向发烧级性能DIY领域的新一代旗舰即将诞生,这就是Sandy Bridge E架构处理器以及X79芯片组主板。

      转眼间,近三年光阴已悄然逝去,Intel主流DIY领域芯片组早已由5系列过渡至6系列,7系列芯片组的到来也迫在眉睫,而在受众面较少的发烧级市场中将会直接由X58芯片组进入到X79的时代。

      X79芯片组将会在今年的第四季度伴随Sandy Bridge E一同登场。在距离发布时间尚有2至3个月时间之际,来自各种渠道的相关爆料充斥着整个互联网,简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今天我们整理了Sandy Bridge E以及X79芯片组的信息,让大家能够有一个更系统的认识。

    Waimea Bay平台解析:双芯设计已成定局

    X58架构回顾

    Waimea Bay平台(图片来自VR-Zone)

      在3年前发布的Bloomfield平台采用的是三芯片结构(即CPU+GMCH+ICH),主流的5系列芯片组早已改用双芯片设计(CPU+PCH)。X79芯片代号为Patsburg,与Sandy Bridge-E共同组成Waimea Bay平台,同样采用整合度高的双芯片设计。

      Waimea Bay平台的CPU与PCH之间依然使用了DMI连接方式,众所周知DMI单向传输带宽只有1GB/s,双向也不过2GB/s,那么相比X58平台中使用的QPI高达25.6GB/s的带宽而言,是否会造成带宽的不足呢?

      大家无须多虑,从之前的X58芯片组架构图可以看到,CPU与北桥之间通信采用QPI链接,而南北桥之间则为DMI链接。而在最新的Sandy Bridge-E处理器中已整合了原北桥的大部分功能,包括了PCI-E控制器、内存控制器等等,CPU的内部通信不成问题,而与PCH之间使用DMI链接通信并不会造成瓶颈。

      此外,CPU还将提供4条PCI-E 3.0通道与PCH链接,专门用于上路存储通信方面。当然,X79芯片组与Sandy Bridge-E还有许多新鲜特性,下面我们来细数其特性。

    ◆ X79芯片组解析:新新旗舰还看今朝

      X79芯片主板可支持LGA 2011接口的Sandy Bridge-E架构处理器,在核心和内存超频方面均有所优化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X79平台依然采用DB1200 Differential Buffer芯片设计,并未像P67、Z68平台那样整合时钟发生器导致超频能力大打折扣,在X79上SATA、PCI-E等频率均可锁死,在超频方面将会有出彩的表现,非常值得超频玩家们期待。

      PCH可提供8根PCI-E 2.0通道;总共可提原生支持10个SATA接口,其中最多6个SATA 6Gbps接口、4个SATA 3Gbps接口(或4个SATA SAS)。提供14个USB 2.0接口,不过并不支持原生USB 3.0接口,需要使用第三方芯片来实现。

      之前曾有消息称Intel将会摒弃PCI插槽,在目前曝光的X79主板中PCI无疑被狠心抛弃了,不过从Intel泄漏的规格来看,X79芯片依然可支持PCI总线。

    ◆ 接口之变:庞大的LGA 2011

    EVGA X79主板

      大家还记得LGA 1156接口的Lynnfield和Clarkdale处理器吗?可以说是一代非常悲剧的过渡产物,自从LGA 1155接口的Sandy Bridge处理器诞生后,这一系列款命途多舛处理器就基本被打入了冷宫。

      当然,Intel不像AMD那样一种接口稍微升下级就可兼容数代产品,不过LGA 1366在旗舰市场中已走得够远的了,现在也是时候退役了,其接班人就是更加庞大的LGA 2011接口。

      Sandy Bridge-E处理器插座被再度扩容,LGA 2011插座触点多达2011个,比LGA 1366还要多出645个,多出来的触点主要被用于供电、4通道DDR3内存控制器、总线控制器等方面,为此TDP也达到了130W之高。

      触点的大量增加,无疑使LGA 2011插座的面积倍增,虽然没办法进行准确测量,但从上图LGA 2011插座与内存插槽的比例来看,CPU插槽的边长起码达到了内存长度的2/3以上。

    扣具改进

      要固定这么一个庞然大物,继续使用过往的单边卡扣设计是很不明智的。为此Intel在LGA 2011插座上必须使用双边卡扣设计,两侧固定拉杆加以固定。

      如上图所示,安装CPU时严格按照插座上面的提示操作,按一定的顺序把两边的扣具依次扣好。

    ◆ 内存之变:四通道强势登场

      从之前的规格我们已经知道,Sandy Bridge-E中整合了四通道DDR3-1600内存控制器,X79主板上也相应提供了4根DDR3内存插槽。内存插槽的设计位置较为特别,两根内存分居CPU两侧。

      四通道模式下的内存系统,拥有256bit的CPU-内存交互带宽(4x64bit),而且Sandy Bridge-E可支持DDR3-1600规格的内存,插满四根如此规格的内存将可得到51.2GB/s的内存带宽,是X58平台上三通道(DDR3-1333, 32GB/s)的1.6倍。

      由于主板PCB空间的限制,目前已经曝光的X79主板通通只配备了4根内存插槽。想必大家应该注意到了,X79上内存插槽的布局分布在CPU插槽两侧,这样可以降低布线难度,同时两侧内存到CPU的距离对等也可提高信号精度。

      内存技术在一路发展,由单变双,再到三通道,最后是今天Sandy Bridge-E上的四通道设计,带来了带宽的不断提升,减少CPU与内存之间通信的瓶颈。当然,要充分发挥出四通道内存的优势成本可不低,现在普通的DDR3-1600 2GB单根价格约120-130元左右(2011年8月18日更新价格)。

    Sandy Bridge-E解析:新一代皇者诞生

      Sandy Bridge-E将会取代末代皇帝Core i7-990X的地位,登上旗舰最巅峰。回顾过去,2008年首发的Bloomfield四核处理器,2010年的Gulftown六核心处理器皆会成为浮云。

      在规格整容上,Sandy Bridge-E的改进令人振奋,首先最高6核心12线程,最大缓存达到了史无前例的15MB;集成DDR3-1600四通道内存控制器;可提供36根PCI-E 2.0通道,支持16x+16x以及8x+8x+8x+8x模式的多卡互联技术。

      Sandy Bridge-E处理器采用32mn Sandy Bridge微架构,核心为Hi-K+金属门工艺制程设计。

      所有型号均支持HT超线程技术,分为6核心12线程以及4核心8线程版本;作为顶级旗舰,拥有超大的智能缓存、内建PCI-E控制器、继续支持Turbo Boost 2.0技术、四通道内存控制器、支持AES以及AVX技术。

      Sandy Bridge-E处理器目前曝光了3个型号,按性能高低分别为:Core i7-3960X Extreme Edition、Core i7-3930K以及Core i7-3820,三者规格分别为:

      Core i7-3960X:3.3GHz主频,不锁倍频,可支持Turbo boost 2.0,频率最高3.9GHz;6核心12线程,15MB超大缓存。

      Core i7-3930K:3.2GHz主频,不锁倍频,可支持Turbo boost 2.0,频率最高3.8GHz;6核心12线程,12MB超大缓存。

      Core i7-3820:3.6GHz主频,可支持Turbo boost 2.0,频率最高3.9GHz;4核心8线程,10MB大缓存。三者均可支持DDR3四通道内存,TDP均为130W。

      看来Sandy Bridge-E处理器系列划分显得更加多元化,包括X至尊版、K不锁倍频版以及普通版。其中X至尊版本当然是取代Core i7-990X的皇者地位登上一哥宝座了,也是一众超频发烧友们冲击世界记录的利器和梦幻搭档;而K系列则是超频者的至爱,不锁倍频的CPU在超频方面的好处自然无需多讲;普通版适合不差钱而又最求性能的普通用户使用,当然小幅度超一下也是相当怡人的。

    ◆ 2011年度转变规划:尽在掌握中

      Intel所定制的产品路线从来都是密锣紧鼓而又有规有划的,从去年下半年至今年全年的桌面级处理器过渡规划已经跃然纸上。

      Sandy Bridge架构处理器(LGA 1155接口)在今年大爆发,全面抢占并覆盖大片市场领土,上至高端下至入门级,其市场份额将超过60%;而采用LGA 1156接口的过渡型产品Lynnfield和Clarkdale会悲剧地缩减份额;采用LGA 775接口的老Core架构系列份额也被逐渐压榨。

      本文的主角Sandy Bridge-E由于定位顶级旗舰,份额自然不会多了,加上年底才新生上市,初步估计其份额能够达到3-5%就已经是一个很不错的数据了。另外,改进新工艺的Ivy Bridge处理器搭配7系列主流芯片组将在2012年登场,沿用LGA 1155接口,不过这是后话了。

    ◆ X79主板工程样品赏析

      在今年的台北电脑展上,许多厂商展示了自家的X79主板工程版,具体产品要等到今年年底Intel正式发布Sandy Bridge-E处理器后才能与大家见面。工程样板由于未完善会存在一些瑕疵,不过我们也不妨来逐一看看,先过足一番眼瘾吧。

    华硕CIX79

    微星X79A-GD80主板

    蓝宝石PB-CI7X79N主板

    精英X79R-A主板

    华擎X79 Extreme 4主板

    ×
    已有 14 条评论,共 14 人参与。
    登录快速注册 后发表评论
    • 超能网友一代宗师 2011-08-18 14:25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4#

    • 游客  2011-08-18 11:41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3#

    • 超能网友终极杀人王 2011-08-18 09:40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2#

    • 超能网友博士 2011-08-18 09:16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1#

    • 游客  2011-08-18 08:15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0#

    • 超能网友博士 2011-08-17 23:20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9#

    • 超能网友学前班 2011-08-17 23:06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8#

    • 游客  2011-08-17 20:19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7#

    • 游客  2011-08-17 20:16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6#

    • 游客  2011-08-17 19:16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5#

    • 游客  2011-08-17 19:04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4#

    • 游客  2011-08-17 18:51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3#

    • 我匿名了  2011-08-17 18:07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2#

    • 超能网友博士 2011-08-17 17:35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支持(0)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

    登录 后发表评论,若无帐号可 快速注册 ,请留意 评论奖罚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