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X P

  • 编辑
  • 评论
  • 标题
  • 链接
  • 查错
  • 图文
  • 全文浏览

    实践出真知

      测试很简单,跑FurMark 1.9.0,记录稳定后的GPU温度,同时,为了考量散热器对整个平台散热的帮助,还监测了机箱内部两处的温度(T1和T2)。


    测试平台

      当然是封箱测试,机箱内测温点T1设在机箱下方,电源与硬盘架之间,测温点T2设在机箱上方,靠近CPU散热器附近。机箱的风道为前面板进风,后方和上方出风。

      参照对象为AC三风扇散热器Accelero Xtreme Plus,同样安装在盈通游戏高手R6950上进行测试,也就是说,同一显卡搭配两个不同的散热器,显卡频率与电压均为默认状态(840/1250MHz/1.10V)。

      开机的第一感觉,鹦鹉螺散热器启动时转速很高,有很明显噪音,几秒后转速下降,至安静状态。

      先看看GPU温度对比:

      待机时两个散热器下的GPU温度相同,满载时AC三风扇散热器的性能更好些,鹦鹉螺散热器下的GPU温度只比AC三风扇高3度,其实也这在意料之中,暴力的Accelero Xtreme Plus散热器有着非常优秀的性能,这在我们以前的多次测试中得到过验证,至今还没有一款散热器在性能上能超越它。

      从散热性能上来说,鹦鹉螺散热器是很出色的,但与此同时,它的噪音却不能被无视

      FurMark满载时,鹦鹉螺散热器的风扇转速达到2400RPM,它不是8cm的风扇,而是11cm的,即便是安装在机箱内,呼呼的噪音也不绝于耳,和安静的AC三风扇散热器相比,那噪音要高出一截。

      关于噪音,需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默认状态下(不加压不超频),在平常游戏中很难再现FurMark下这样的GPU高温,经测试,3D游戏中R6950的GPU温度一般在60-62℃间,风扇转速在1900-2000RPM,这个时候噪音要小很多;第二,如果加压超频,GPU的功率会大增,当我将核心电压加至1.15V,核心频率提升到900MHz,再跑下游戏,GPU温度会在66℃左右,风扇转速达到2200RPM左右,噪音回升。

      所以,如果你不超频或小超一点的话,请无视这个噪音,如果要大幅超频,那么噪音就是个问题。关于这个,盈通称会在后续版本中提供两个频率供选择,即类似静音模式和性能模式。

      再看看它们对平台散热的帮助:

      T2是机箱内上方CPU附近的温度,涡轮结构的鹦鹉螺散热器在这方面表现出了优势,满载工作时T2的温度比使用AC三风扇散热器低了近5℃,这主要是因为它将热空气更多的是排到了机箱之外,这种方式有利于CPU及MOSFET等部件的散热,而AC三风扇散热器为开放式的,热空气是在内部流通。

      在长时间开机状况下,盈通游戏高手R6950可以为机箱内部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让CPU和主板、内存等工作温度更低,长远地看,对它们的使用寿命大有好处。

      T1是机箱下方的温度,可以看到鹦鹉螺散热器下该点的温度更高,这是什么原因呢?


    鹦鹉螺散热器并不是完全封闭的结构

      无论是NVIDIA还是AMD使用涡轮散热器的公版显卡,其散热器都是一个封闭的结构,热空气全部通过挡板开孔排到机箱外,但鹦鹉螺散热器不太一样,它并不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结构,在尾部还是开放式的,气流在离心力作用下大部会甩到机箱外,但依然有相当部分的气流会通过开放式的尾部与机箱后挡板发生碰撞,并反弹回机箱内(集中在下方),这样造成T1处的温度更高。

      我们假设鹦鹉螺散热器是全封闭式的,会是什么样的情况?


    将开口处密封起来

      用很简单的方式将散热器尾部开口处密封起来,这样一个封闭的涡轮散热器就搞定了,再跑下FurMark测试下温度,机箱下方T1处的温度从28.5℃下降到了27.3℃,GPU温度从73℃下降到了72℃,而机箱上方T2处的温度几乎没变。

      虽然对散热帮助不大,但也算有益无弊。盈通之所以没作封闭结构,或许是因为散热器的高度超过了挡板,在设计制造上增加了难度?

      另外,盈通称PCB上的半月形开孔有利于改进散热,我顺便也作了下测试(用透明胶将开孔封住),暂时没发现开与不开孔在散热方面有什么影响,如果同时把正面进风口也密封起来,那么这个开孔可以发挥一点作用,但作用也很小,想必也没人会把正面进风口全密封起来吧。

    独有DIP电压调节,超频更给力


    核心电压调节DIP

      目前的显卡超频软件暂时还不能支持Radeon HD 6950的电压调节(独家支持的除外),不过盈通游戏高手独有的电压调节DIP开关让这个问题变得很简单,在R6950中其具体电压设置如下:

        1.10V:拨片1在“1位置”,拨片2在“2位置”(拨片都在底部,默认状态)
        1.15V:拨片1在“ON位置”,拨片2在“2位置”(拨片1拨上去)
        1.20V:拨片1在“1位置”,拨片2在“ON位置”(拨片2拨上去)
        1.25V:拨片1在“ON位置”,拨片2在“ON位置”(拨片全部拨上去)

      在默认电压下(1.10V),R6950的核心频率只能达到900MHz,如果将DIP中的拨片2拨上去,这样核心电压将会加至1.20V,此时R6950可以稳定超频至930/1350MHz,相比只能在默认电压下超频的其它HD 6950显卡,盈通游戏高手显然是技高一筹。


    在1.20V下,R6950稳定运行于930/1350MHz下

      盈通游戏高手R6950在930/1350MHz下可以通过3DMark 11测试,与默认状态下的性能比较大约有5%的提升(请忽略上图中的得分,因为我平台的CPU很菜)。

    彰显个性,品质有待改进

      正如在前面所说的,唯有个性化特色的产品才能吸引眼球才能更好树立品牌形象,盈通的鹦鹉螺散热器至少做到了这一点,因为它是独一无二的,盈通无疑走了正确的一步。

      这并不是说鹦鹉螺散热器是完美的,实际上它离完美还有老远的距离。至于它和“鹦鹉螺”生物有什么关系,我觉得也没必要过份去比较。至少它能提供不错的散热性能,在同类型散热器中暂时无出其左右者,同时可以改善机箱内部的生态环境。本质上它走的仍是堆料式的暴力路线,以至于体积庞大,存在明显的启动噪音,满载时噪音也不小,另外散热器做工一般,模具不够精致。

      鹦鹉螺散热器有着很大的改进空间,期待能看到“鹦鹉螺散热器”二代,更精美,更安静,更轻巧,更独一无二。就盈通游戏高手R6950而言,亮点多多,用料扎实,超频能力出色,1999元的价格也很实在。

    ×
    热门文章
    1《艾尔登法环:黄金树幽影》硬件需求测试:玩家受苦,显卡享福
    2为应对Blackwell产品爆炸性需求,英伟达将增加订单及新的供应商
    3噪声也影响风扇转速?VR开发者探明了苹果Vision Pro的散热机制
    4JEDEC发布Compute Express Link支持标准:定义CXL内存模块的功能和配置
    5联想Yoga Air 14c AI元启笔电开售:酷睿Ultra配360°翻转触控屏,8999元
    6联想Yoga Air 14s骁龙AI元启笔电发布:骁龙X+OLED触控屏,售价9999元
    7英特尔Arc显卡31.0.101.5592 WHQL驱动:修复了PugetBench基准测试问题
    8Arctic推出M2 Pro M.2 SSD散热器:易拆装设计,兼容PS5,售价9.99欧元
    9英特尔酷睿Ultra 200V系列处理器规格曝光:共9款型号,最高30W功耗
    已有 11 条评论,共 99 人参与。
    登录快速注册 后发表评论
    • 超能网友管理员 2011-06-14 09:39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4次举报

      支持(4)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1#

    • 超能网友一代宗师 2011-06-14 09:19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4次举报

      支持(4)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0#

    • 超能网友一代宗师 2011-06-14 09:12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4次举报

      支持(4)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9#

    • 游客  2011-06-14 00:12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4次举报

      支持(4)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8#

    • 游客  2011-06-13 20:57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4次举报

      支持(4)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7#

    • 我匿名了  2011-06-13 17:36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4次举报

      支持(4)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6#

    • 游客  2011-06-13 17:21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4次举报

      支持(4)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5#

    • 超能网友博士 2011-06-13 16:17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4次举报

      支持(4)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4#

    • 超能网友终极杀人王 2011-06-13 16:03    |  加入黑名单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4次举报

      支持(4)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3#

    • 我匿名了  2011-06-13 15:55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4次举报

      支持(4)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2#

    • 我匿名了  2011-06-13 15:17

      该评论年代久远,荒废失修,暂不可见。

      已有4次举报

      支持(4)  |   反对(0)  |   举报  |   回复

      1#

    登录 后发表评论,若无帐号可 快速注册 ,请留意 评论奖罚说明